有谁关注过背井离乡的父母有多少心酸:都是为了孩子|社会心理(大时代官方网站,关键词优化)

时间:2024-04-29 05:02:03 作者 : 石家庄SEO 分类 : 关键词优化
  • TAG :

    %E6%9C%89%E8%B0%81%E5%85%B3%E6%B3%A8%E8%BF%87%E8%83%8C%E4%BA%95%E7%A6%BB%E4%B9%A1%E7%9A%84%E7%88%B6%E6%AF%8D%E6%9C%89%E5%A4%9A%E5%B0%91%E5%BF%83%E9%85%B8%EF%BC%9A%E9%83%BD%E6%98%AF%E4%B8%BA%E4%BA%86%E5%AD%A9%E5%AD%90%EF%BD%9C%E7%A4%BE%E4%BC%9A%E5%BF%83%E7%90%86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为了养家糊口,离开家乡的父母和孩子,去外地打拼;他们大都一年只回一次家,一年跟孩子相处的时间仅几天;为了改善孩子们的生活条件,他们努力工作挣钱;他们用尽心思关爱孩子,但孩子却逐渐与他们疏远。他们是留守儿童的父母。

事件回顾:

36度的高温天,王有柱的后背已全部湿透。他随手擦了把汗,继续蹲在地上,把腻子粉兑水和在一起,爬上梯子,一把一把抹在墙上。在海口忙于生计,他已很久没见到留在老家的大女儿了。就连女儿得了心肌炎,他也没能立刻赶回去。他不是不想孩子,而是有诸多无奈。

40多平米的房子,客户想要一个星期内干完基础装修,酷夏不好找人干活,王有柱一个人揽了下来。每天一大早,他就从西郊村里的出租房,赶到这里。

原本妻子经常跟王有柱一起搭伙干装修,但小女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妻子为了陪伴孩子不再出来干活。孩子没有当地户口,只能上私立幼儿园。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王有柱身上。

他只能不停地接活儿。好在王有柱手艺好,很多客户都找上门。即便在近40度的高温天,王有柱也不休息。累了,他就掏出手机,翻看着照片,然后深深地叹气。

“我还有个大女儿,在老家,今年10岁了,有时候觉得,真的很对不起她。”王有柱靠在门口,点上一根烟。

2007年,王有柱的大女儿蕊蕊刚满1岁,王有柱就背上包袱,离开了家。那时候,他的老家垣曲县农村除了种地没有其他的收入,母亲突然残疾,让王有柱不得不出去找别的出路养家。一年后,服装厂下岗的妻子也来投奔他。蕊蕊成了一名留守儿童。

王有柱离开家的时候,蕊蕊扯着嗓子哭着不让他走。王有柱的心像是被使劲揉搓着,最后一咬牙,奔出了家门。

“开始她妈妈离开那几天,孩子每天打电话让我们回去。才两岁的小孩,听到我们声音就哭,我们就说快了快了安慰他,其实心里难受得不行了。”王有柱尴尬地笑笑,又陷入了沉默。

刚来到海口时,王有柱看到跟老家天壤之别的环境和条件,就下决心,一定把蕊蕊接过来。王有柱夫妻给工地干外墙,可没想到大半年过去,本来能分得几千块钱,却被告知工头卷钱跑了。

连基本的生活费都没了着落,让王有柱急得在出租屋里直跺脚。打那以后,王有柱开始自己接室内装修的活儿,虽然挣钱比工程少,但他无法承受工头跑路带来的风险。

只要客户付了工钱,王有柱留出基本生活费,立马将钱寄回老家。“自己过得不好,也不能让蕊蕊受委屈。”

像王有柱这样的家庭,中国有千千万,父母去大城市打工,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两地,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缺失父爱与母爱。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显示,我国农村学龄完全留守儿童的数量约1000万人,缺父留守儿童约1100万人,缺母留守儿童约200万人,三类留守状态学生的总数达到2300万人。而这些儿童中,超一成农村完全留守儿童与父母一年不见一面;还有7.9%的受调查学生称,父母离世对自己几乎没有影响。

孩子对父母有怨言,社会对儿童的父母有怨言,实际上,父母的心情何尝好受。

留守儿童父母的难言之隐

曾经看过一个留守儿童的采访视频,父母在打工前去学校看自己的女儿,女儿看到父母在教室外,边哭边往出跑,抱着爸爸妈妈,哭着说“能不能不要走”,视频中的爸爸看到女儿的样子,强忍着眼泪安慰,让女儿好好学习,然后背过身去偷偷擦眼泪。

天下哪个做父母的不疼自己的孩子,哪个不是分别时含着眼泪,狠着心走的?

陪孩子,有心无力

留守儿童一般是在贫困农村,年轻的父母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去大城市打工,但是由于文化限制,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工作,多是体力活,这样的高强度工作,已经透支了大量体力和精力,实在没有多余的精力来照顾孩子。

工资无法支撑一家的城市生活

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其职业限制,如果是全家一起来城市生活的话,他们的工资没办法支撑全家的开支。农民工的工资和福利水平无法与城市工人相比,差距很大。以他们的工资收入水平很难支撑一个家庭在城市的生活。这些父母的工资有时候不稳定,要是把孩子带在身边,经济压力大,生活都成问题。

户籍限制

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的学校上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学校接收,其父母也很难承受高额的费用。没有暂住证和社保,户口也不在城市,一些优惠政策就享受不到。父母们只能趁着年轻多赚点钱,以供孩子将来上大学。

陪伴少,“孩子觉得我们不要他们了”

“一年跟孩子相处多长时间?”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称,除了过年回家,几乎没有其他时间回家陪孩子。许多留守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与父母分开了,父母出去打工,就和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和父母一年才能见一次,觉得父母不要自己了。

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

留守儿童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教育,有的父母千辛万苦把孩子接到身边,但沟通却是个问题,孩子一时无法适应大城市的生活,出现一些生活或者心理上的问题也不知如何与父母沟通,父母在一天疲惫的工作之余也不能照顾到孩子的情绪,也不知道正确的教育方法,十分苦恼。

为了多挣钱,透支身体

这些父母从事的多是体力活,干的越多,挣得越多,为了能让家人和孩子过的好一点,只能不断的透支身体,有的人同时打几份工,严重透支身体,生病了也不去看,就为了省点医药费,一拖再拖,就拖出了病。他们住着集体宿舍,或者租的简易房,夏天太热,冬天太冷,都得忍着。

TA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为家人和孩子打造一丝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身心俱疲。

关注父母的心理健康

长期缺乏亲子互动,内心孤寂

心理学家Hethrington等研究认为,父亲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其自我认同具有重要作用:父亲帮助孩子从心理上与母亲分离,教他们控制自己的行动,学习各种规范和规则,同时他还能帮助母亲避免过度情绪化地处理她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杨丽珠,2005)。亲子互动的缺失不仅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不利,对于父母也同样不利。父母长期和自己的子女缺乏亲子之间的互动,体会不到亲子面对面交流的亲密感,在心理上会有孤寂感,也会导致其出现心理问题。

多重压力下,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

父母是孩子的保护伞,但是父母同样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需要爱与关心。当父母面对经济压力、社会环境压力和子女教育以及养老等多重压力时,紧张焦虑也会随之产生。

在住房、医疗、教育“三座大山”的重压下,日常生活成本的不断增加,人们感觉到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幸福指数也越来越低。焦虑症也越来越成为这个社会的社会病,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让很多人的心理都变得越来越不健康。

留守儿童的父母们身负各种压力,如果患上焦虑症,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解决的,焦虑会伴随失眠症,长期的焦虑会导致长期失眠,更严重的可能会有抑郁症的发生。过度的焦虑还会增加癌症发生率,现代医学发现,癌症好发于一些受到挫折后,长期处于焦虑、精神压抑、沮丧、苦闷、恐惧、悲哀等情绪紧张的人。另外,过度的焦虑会增加轻生概率,美国一项研究表明,紧张水平高的男性,有约25%患上了心脏病,而且轻生概率也比正常人高23%。

容易产生停滞感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留守儿童的父母一般处于成年中期,处于这一时期的人,每个人此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停滞。因此,使个体获得创生,避免停滞,体验关怀的实现是成年中期的主要任务。如果能成功地完成这一任务,就有助于中年人发展出与创生相关的优良品质,即关心的品质。具有这一品质的人,能关心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等,而且他们做到这一切完全是自觉自愿的。如果这一时期的危机得不到成功的解决,就会形成自私自利。

如果一个人能很幸运地形成积极的同一性,过上富有成效的幸福生活,那么他就会力图把产生这些东西的环境条件传递给下一代。这可以通过与儿童进行直接的交往来实现,或者通过生产或创造能提高下一代生活水平的那些东西来实现。

另外一名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哈维格斯特则将人的社会化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关于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他认为主要包括七点:履行成年人的公民责任与社会责任;建立与维持生活的经济标准;开展成年期业余活动;帮助未成年的孩子成为有责任心的幸福的成年人;同配偶保持和谐的关系;承受并适应中年人生理上的变化;与老年父母相适应。

可以看出,成年期,尤其是到了成年中期这个阶段,事业和家庭逐渐稳定,生活越发的一成不变,很容易产生停滞感,感觉生活缺乏生气和活力。

关注父母,应该做些什么?

1、我们都应该做一个有温度的人

这一点是对于每个人来讲的,如果我们身边有或者我们曾经就是留守儿童,请对他们多一些关心与爱,尽我们所能去帮助他们,多一个微笑,多一声称赞,他们的心就会温暖许久。

2、所在单位要多点理解与爱

留守儿童的父母所在单位,可以平常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也可以设一些员工免费电话专线,让员工能与家里的孩子通话,也能省一些话费。

3、调整心态,关心自己

这些父母们,有时候是因为亲情的缺失而感到失落,觉得亏欠了孩子什么;有时候是因为生活的压力而倍感疲惫。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都要学会适应社会的变化与个人的成长,同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把身体累垮了,就什么都谈不上了。多关心一下自己的身体,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整个家庭的负责。

另外,父母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进步的产物,运用微信等工具来加强自己与子女的联系,每周固定时间和孩子进行视频或者语音交流,感受亲情的温暖,也能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长的关心,拉近和孩子的距离。

在空余时间也可以来充实自己的生活,通过看一些书来增加知识,也可以参加一些社区活动来扩大自己的交际圈、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可以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仔细思考自己的职业走向,树立一些职业目标,这样能让自己生活更有活力和冲劲。

最后想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容易,父母即使再坚强,也是需要关怀与爱的,他们的坚强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家庭。感恩父母,感谢生命。

本文:有谁关注过背井离乡的父母有多少心酸:都是为了孩子|社会心理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信息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注册烟台科技公司都有哪些好处?下一篇:

6 人围观 / 0 条评论 ↓快速评论↓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