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下,高校文化该如何建设?(如何校园文化建设,关键词优化)

时间:2024-04-28 13:58:57 作者 : 石家庄SEO 分类 : 关键词优化
  • TAG :

    %E4%BC%A0%E7%BB%9F%E6%96%87%E5%8C%96%E5%92%8C%E4%BB%B7%E5%80%BC%E8%A7%82%E4%B8%8B%EF%BC%8C%E9%AB%98%E6%A0%A1%E6%96%87%E5%8C%96%E8%AF%A5%E5%A6%82%E4%BD%95%E5%BB%BA%E8%AE%BE%EF%BC%9F

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下,高校文化该如何建设?

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文化发挥思想传续功能的过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日趋频繁;在主流思想文化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为代表的腐朽文化仍然存在,这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软实力。高校文化建设应在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视角下,明确文化建设目标,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新旧媒体结合起来,并完善管理制度,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条件。

  高校作为文化知识的集散地,承担着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重任。一直以来,关于高校建设的研究不断涌现,其中作为软实力的文化建设体现了高校的办学特色,对于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应该以什么视角来推进高校文化建设呢?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发展无疑是基本源泉和可选择的路径。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任何新的社会意识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与本民族的历史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是时代赋予的新的涵义,我们把它称之为“源泉”。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表现在:目前所讲的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是从三个层面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国家的层面、社会的层面和个人的层面。这三方面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是密切相关的,在传统文化中我们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从个人、国家、社会这三个层面来概括,这是对传统的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因此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概括的思维模式,也是与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的概括是紧密相传承的、相衔接的。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如我国从古至今在治国理念中就是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也是当前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依据;我国从儒、释、道三家开始深刻的解读“和谐”的思想,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的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正是继承了传统文化同时顺应了潮流,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着时代的变化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升华,即三个层面中的国家层面。同理,在社会的层面、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赋予了时代精神。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融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的高度凝练及抽象概括,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多方面内容所构成的科学价值体系。因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性表现在:一、二者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被人们广泛接受,必须使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发展的民族形式。在这个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认真的清理,与优秀的传统文化相融合,使其中国化、本土化,也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地吸收融合各种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在继承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同时,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才能辩证地吸收、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特征,不断的发扬下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其中和谐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从孔子的“和为贵”,墨子的“兼相爱”、“爱无差”,到孟子描绘的社会状态,都反映了人民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从十六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开始,已经完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然而,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须以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创新;

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领域的体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又发展了传统文化并赋予新的时代涵义——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因此可以说,无论是爱国主义精神、还是时代精神包括社会主义荣辱观,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源,不断扩充新涵义,得到了升华。同时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具有传承性。中国传统文化是封建社会中形成的顺应经济、政治发展的意识形态,既具有先进性,但从当今时代来看,也有其落后性。因此在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的过程中,应抱有科学地态度,牢牢抓住传统文化的精髓,不失其根本,同时坚定地抛弃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适宜的东西,使二者在融合同发展。

四、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视角下高校文化建设的具体途径

明确高校文化建设目标,发挥其传承、创新和引领的作用

  大学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归功于大学具备文化传承的所需要的师资力量和物质基础,同时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文化发挥思想传续功能的过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日趋频繁;在主流思想文化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为代表的腐朽文化仍然存在,这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及思想的传播地,要承担起其在文化传承、创新和引领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高校要保留学校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开辟一些创新性与民族性相融合的校园文化建设项目。

另一方面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通过思想政治课与辅导员工作相结合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使马克思主义从理论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如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大讲坛,定期举行理论学习辅导报告、辩论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帮助广大师生准确把握、深刻领会 的最新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真正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本文: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下,高校文化该如何建设?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信息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公司经营范围该怎么写?经营什么需要审批?下一篇:

2 人围观 / 0 条评论 ↓快速评论↓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