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理工学院:这里,初见便是一生(常熟团队建设,关键词优化)

时间:2024-05-01 23:20:09 作者 : 石家庄SEO 分类 : 关键词优化
  • TAG :

    %E5%B8%B8%E7%86%9F%E7%90%86%E5%B7%A5%E5%AD%A6%E9%99%A2%EF%BC%9A%E8%BF%99%E9%87%8C%EF%BC%8C%E5%88%9D%E8%A7%81%E4%BE%BF%E6%98%AF%E4%B8%80%E7%94%9F

锦绣江南,古韵虞山,常熟理工,在水一方。常熟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素有“世上湖山,天下常熟”之美誉。在这里,十里青山半入城,七溪流水皆通海,而常熟理工学院依水而建,也因水而兴。

水脉悠悠,弦歌不辍,水的灵气渗入学校的一道道岁月年轮,塑造了“经典、科学、时代、开放”的办学特色,更引领广大师生追问自然原理,挖掘科学文明,探寻人文之道,培育了上下求索的智慧、一往无前的勇气、静心专注的品格,开拓进取的精神。

来常熟理工学院吧。这里,初见便是一生。

● 在这里,遇见敬业的老师

“韦老师,您在哪个班上课呢?我想再听您一堂课。”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韦芳老师时不时会接到这样的电话。打电话的人是已经毕业的学生,他们偶尔再回学校时,总忍不住要跟韦老师联系听课。他们念念不忘的,不仅有在校园里度过的青春岁月,还有韦老师的谆谆教诲和体贴关怀。

韦芳是个爱“自找麻烦”的人。她曾说,“只要一个学期的课程不结束,我就悬着一颗心放不下来。”而实际上,即便课程结束了,她的心还是不能完全放下来,因为她又要开始操心同学们的实习了。为了让她所带的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有更好的实习效果,她曾经先后联系并实地考察了20多个大大小小的工地,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丰富的资源,让他们在第一线的实践操作中提高专业能力。

“整个校园都是我的课堂。”外国语学院的吴珏老师坚持“学语言一定要活学活用”。她有时会把全班同学拉到图书馆阅览室上课,让学生随意选择英文杂志,现场阅读、分析其中的精妙之处;她还组织学生调研学校方方面面的生活,然后用英语作汇报。课堂形式和内容的拓展,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学习乐趣,也带给他们更多更有价值的收获。

在常熟理工学院,你还会发现很多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像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常建明,执教20年坚持做到“让学生听懂学会”,听他的课是要抢座位的;像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的李巧云,乐于跟学生相处,注重言传身教,在同学们心目中既是学习上的“好老师”,也是生活中的“知音”,是与他们朝夕相伴的“巧云姐姐”。这些老师们可能性格不同,授课风格相异,却都有着一份执着的敬业精神。

● 在这里,结识勤奋的学长

每次上课,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的孙鹏鹏总会抢占前两排的座位,聚精会神地听讲,认认真真地记笔记;下了课,他还要对课堂笔记作进一步的归纳整理,深入消化所学到的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自从入学以来,孙鹏鹏每门专业课考试都超过90分,学位课平均绩点高达4.79。

“只是自己成绩好是不够的。”孙鹏鹏说。因为他的笔记做得“漂亮”,常常被同学借去参考、学习,此外他还经常主动帮助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在我们宿舍,有自己的‘小课堂’,每个人都有块小黑板,孙鹏鹏常带着大家在小黑板上解答难题。”一个舍友说。跟小伙伴一起讨论交流,共同进步,让整个班集体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这是孙鹏鹏的一个小小心愿。

今年3月,孙鹏鹏如愿考取了苏州大学能源学院的研究生,即将开启新的学习生涯。几乎同一时刻,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同一宿舍的程润青、王娟、孙媛媛也都收到了满意的考研成绩单,上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南大学,她们让自己的科研梦想在不同的地方继续延伸。而在更为遥远的德国,2013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中德合作班的14位同学则进入德国高校攻读研究生,开启了新阶段的留学生活,其中有4人进入柏林工业大学、斯图加特大学、汉诺威大学等德国TU9高校。

每年,都会有许多像他们一样的莘莘学子,从常熟理工学院起步,彼此鼓励,相互扶持,一同拼搏,用勤奋的汗水浇灌出一朵朵绽放梦想的鲜花。

● 在这里,将知识锻成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实现从‘重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培养’转变,从‘资源输入导向’向‘能力产出导向’转变。”常熟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朱士中说。

从2004年升本开始,常熟理工学院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早提出、研究并探索“向应用型转变”,实施校地互动发展战略,将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并探索与实践了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行业学院”新模式,形成学校、行业和社会发展的“共同体”,保证学校人才产出与企业用人需求的“无缝”衔接。

“我们决不在书本里‘造车’。”2014年,常熟理工学院14名大学生在组建CIT大学生方程式车队时,喊出了这句响亮的口号。在CIT车队,大学生队员把课堂上学到的操作知识化为实践,对照方程式赛车标准,一起研究发动机、刹车、传动、车身、车架,从一个螺丝、一个零件、一个轮胎做起,埋头设计加工,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自主研发制造成功了苏州地区第一辆方程式赛车,并在当年举行的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上取得了新车组第三名的好成绩。现在,CIT车队已设计推出了第四代方程式赛车。

“做中学”是行业学院强化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核心要求,目的就是让学生进入具体的工作情境,通过“真题真做”,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从而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立足“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常熟理工学院紧紧握住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质量”之维,在“注重通识、融入业界”的办学理念引领下,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内涵建设,正向着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应用型品牌大学建设目标不断迈进。

● 在这里,用精彩见证青春

6月9日,从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上传来好消息:常熟理工学院代表队获得高校部龙舟赛本科(甲组)200米直道赛第二名,500米直道赛第二名以及团体第二名。

常熟理工学院龙舟队成立9年来,已多次在大型赛事中取得好成绩:2013年世界大学生龙舟锦标赛混合组直道竞速500米第二名、混合组直道竞速200米第五名、女子组直道竞速500米第五名、女子组2000米环绕赛第五名;2016年中华龙舟大赛江西站比赛总成绩第五名,年中华龙舟大赛长沙站比赛总成绩第四名,等等。年,学校龙舟队选手还入选江苏龙舟队出征第十三届全运会龙舟赛,并取得1银4铜的好成绩。

美好的青春应该是丰富而绚丽的,而常熟理工学院正是一座让青年学子展示美好青春的多彩舞台。如果你崇尚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可以参加学校的龙舟队,在乘风破浪中挥洒自由的力量。如果你喜欢矫健的舞姿和健美的形体,可以参加学校体育舞蹈队,从2014年到年,常熟理工学院代表队已经4次蝉联江苏省学校体育舞蹈锦标赛大学组团体金奖。如果你想体会助人为乐的幸福感,那么请加入数学与统计学院“情暖春运”志愿服务队,跟这支已连续9年赴苏州火车站服务春运的团队一起,在冬日里为南来北往的旅客提供温暖与方便;如果你心系边远山区的教育发展,那就加入学校公益互助平台“2号店”,跟“蒲公英”支教团去湘西、鄂北山区支教,跟支教师生为苏北响水县当地留守儿童架设“亲情热线”,跟各个爱心支教团赴河南、河北、甘肃、新疆等地小学建立“希望班”。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只要有进取的精神、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你就会登上你喜欢的任何舞台,用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写下动人的青春诗篇。

● 在这里,结一份文化情怀

“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极致并感悟从容。”4月17日,当代著名作家、学者、原文化部部长王蒙走进常熟理工学院,做客第13届书香校园读书月暨第72期东吴讲堂。由文学阅读引发文化思考,从追求生命的极致体验到探索如何从容面对人生,王蒙的讲座在广大师生间掀起一场关于“极致与从容”的热烈讨论。

作为一所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常熟理工学院同时也有着深刻的文化自觉,既坚持“注重通识,融入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又将“文化兴校”作为发展战略之一,从阅读文化推广、学术文化引领入手,全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培育自身文化根脉,服务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与大师零距离交流,用文化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十余年来,以书香校园读书月和东吴讲堂为平台,常熟理工学院陆续迎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沃莱·索因卡,国际知名文化研究学者李欧梵,欧洲科学院院士曹茜蕾、贝罗贝,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何建明,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葛剑雄,以及莫砺锋、王安忆、贾平凹、范曾、周晓虹、苏童、范小青等近百位文学、历史学、社会学、语言学领域的海内外专家学者。众多名家的精彩讲演,传递前沿信息,促进学术争鸣,营造起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举办高层次论坛,倡导高质量阅读,常熟理工学院通过构建多维互动平台聚焦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强化了师生文化素养。“多读书、读好书”的校园文化氛围,多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都让这座理工校园充满文化的“温度”。

● 在这里,许一个美好未来

年初3月,在常熟理工学院举行的春季大型校园招聘会上,有包括江苏中利集团、波司登集团、海澜集团、红豆集团、沙钢集团、隆力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观致汽车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及行业知名企业在内的241家企事业单位参会,共提供4358个职位,涉及机械、电气、材料、化工、汽车、食品、管理、经济、计算机等行业领域。

每年5000多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7%以上,而且就业质量逐年提高。常熟理工学院“接地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坚持以质量为根本,努力实现学生高满意度、高质量、高层次就业的就业工作导向,让全面发展的毕业生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学校还不断加强创业教育,坚持“培养具有创业意识的合格就业者”,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在加强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同时,更以大学生创业园为平台,依托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构建“创业教育—创业实训—创业孵化—创业服务”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知识同时,打下坚实的实践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为踏上社会成功就业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年4月15日,《扬子晚报》刊登专栏文章《同班三兄弟毕业后成“中国合伙人”》,介绍了常熟理工学院2002级汽车专业杨志、顾金忠、张鑫三位同班同学携手创业的故事。他们先就业再创业,从一家4S店的销售顾问做起,成长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最后合伙成立了金志鑫集团,并抓住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在2014年到2016年间连开3家4S店,企业发展日渐成熟、壮大。

无论就业还是创业,于常熟理工学院的莘莘学子而言,既是可以期许的目标,也是不懈奋斗的动力。就从这里出发吧,许一个美好未来,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欢迎来到常熟理工学院。这里,初见便是一生。

本文:常熟理工学院:这里,初见便是一生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信息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自从投资后,你花了多少冤枉钱?下一篇:

32 人围观 / 0 条评论 ↓快速评论↓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