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文化建设“废话”何其多!新生代教师大批流失怎么破?(学校文化建设建议,关键词优化)

时间:2024-05-09 13:08:51 作者 : 石家庄SEO 分类 : 关键词优化
  • TAG :

    %E6%B0%91%E5%8A%9E%E5%AD%A6%E6%A0%A1%E6%96%87%E5%8C%96%E5%BB%BA%E8%AE%BE%E2%80%9C%E5%BA%9F%E8%AF%9D%E2%80%9D%E4%BD%95%E5%85%B6%E5%A4%9A%EF%BC%81%E6%96%B0%E7%94%9F%E4%BB%A3%E6%95%99%E5%B8%88%E5%A4%A7%E6%89%B9%E6%B5%81%E5%A4%B1%E6%80%8E%E4%B9%88%E7%A0%B4%EF%BC%9F

今天老郭想和各位朋友们聊一聊民办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教师团队管理”过程中的一些个常见的“废话”,以及破解这些废话的个人见解,供您参考。

首先,我们来看看,校园文化建设中那些看似句句是真理,其实句句都是废话的“名言”,是怎样一步一步把校长们带进沟里的。

“以校为家”,这也许是校长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由这句话引申出来的,诸如很多学校开学时,都会在校门最醒目的地方悬挂一句“欢迎同学们回家”,“欢迎老师们回家”这样的横幅,但您评估过这句话的杀伤力究竟有多大吗?

老郭先给您讲一个小故事:几年前,老郭在杭州一所学校当校长,新学期开学,学生处在校门口挂出一个横幅,上面写着“欢迎同学们回家”七个大字,作为学校新学期迎接学生们返校时常见的欢迎语。司空见惯。几天后,有位高二的女生来到我办公室,说想和校长聊聊,我欣然接受,她说:这几天,我们寝室几个同学觉得有必要就那句话和校长做个交流。这女孩儿说:校长,我觉得校门口那个横幅内容我们不喜欢!我说: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她说:学校就是学校,对学生而言就是读书受教育的地方,对您和老师们来说就是工作的地方。学校不是家。她接着说:家是一个神圣的词,更是一个安放亲情的地方,二者不可以等同。反正我们看到那句话不舒服!

老郭当了近30年的教师、十几年的校长,居然从来没有发现这句看似充满温情的话,居然在学生心目中如此的别扭。我把自己关在办公室整整一个下午,反复推敲那句话如何会让学生产生不愉快的原因。我的答案是:虚假的文化理念一定会令人产生不适感、厌恶感!

学生的感受是对的。凭什么要在学校和家之间粗暴地画一个等号?老郭当校长时这样的话也是经常挂在嘴边,如今我得承认,这是何等的虚伪,我常在老师们面前这样说,无非是要老师们忠于职守、热爱学校。达到这个目的的方式很多,但这句话是最虚伪无效的。

于是,我请那位学生和她寝室的同学成立一个小组,把校园随处可见的彰显学校文化理念标语、宣传栏,统统审视一遍,这几个大孩子居然找出了十几处诸如“校园是你家,清洁卫生靠大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等令他们不舒服的话语。

说实话,这些连矫情得鬼都不信的话,怎么会堂而皇之地被学校虚伪地供在墙上呢?坚决去掉。

各位朋友,您是否认同老郭的看法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我们把一些连我们自己都拿不准、吃不透的所谓文化用语,高高地悬挂出来时,您想过师生的感受吗?如果师生们觉得校园文化里有很多虚伪、矫情甚至过时的成分时,他们要做的就是鄙视你。这就是老郭前面说过的虚伪文化的杀伤力。

这几年,很多民办学校程度不同地步入了一个困局,就是:优秀教师难招、难留!

很多民办学校的当家人,也都开始被这个困局折磨,很多优秀的民办学校也因为这个困局而停滞不前,甚至于质量滑坡、出现生存危机。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先来看一下民办学校教师管理中的三个悖论。

悖论之一:事业留人

不得不承认“事业留人”这句话,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还是很能吸引那些有较强“事业心”的教师,不惜放弃铁饭碗,义无反顾地冲出体制,进入到民办学校这个新生的领域。民办学校也因此聚集了一大批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的优秀从业者,在十多年间,数以万计民办学校在全国各地异军突起,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不可忽视的强大存在。无论您承认与否,民办教育曾经的辉煌,是基于一个优秀从业群体的整体“事业心”。

然而,由于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那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使得全社会各个行业的“事业心”逐步被“职业化”取代,教育行业也未能例外。教育行业这种原本依赖从业者“事业心”维系的“崇高事业”,面对从业者日益“职业化”的趋势,再过分强调所谓“事业留人”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尤其80-90后的新生代教师,他们与生俱来的心智,都不可能再用一句空泛的口号来“忽悠”他们:事业是老板的,之于我,只是一个职业而已!民办学校的当家人,如果依然迷恋“事业留人”这句貌似漂亮的名言,那么,这群已经或即将成为你学校教师队伍主体的80-90后们,未必会买你的帐!

你要做的就是为他们营造一个“职业化”的用人环境,你还需知道新生代教师的契约精神、规则意识比你想象中的要强很多,不要责怪他们事事计较,如果他们不计较了,也就很快与你“相忘于江湖”。

悖论之二:感情留人

事实上,所谓“感情留人”,说白了就是典型的小作坊思维,换句更通俗的话讲,就是农耕时代“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翻版。打江山时呼朋唤友、兄弟结拜,同舟共济,要的是就是那份“情感期待”,而守江山时,是要维护好到手的那个“利益共同体”。感情这东西,毫无疑问可以维系家庭亲情,也可以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过分用在团队管理中,甚至盲目拔高到学校文化建设的层面,而忽视现代社会所崇尚的规则、契约精神,这句看似挺管用的“金科玉律”,必将成为时时刺痛你的一根早已生锈针。

很多民办学校的当家人,确实意识到了民办学校管理、教师队伍的建设,应该学习借鉴现代优秀企业的一些做法,但是内心深处依然坚守着创业初期那份“情感期待”,这就必然导致学校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在教师团队管理中出现许多不适感,尤其是新生代教师成为主体时,有种“老革命遇到新难题”的困惑,从而面对一些优秀青年教师的流失,一时很难找到对策。

悖论之三:待遇留人

可以说,民办学校在早些年,能吸引大量优秀教师加入,待遇优厚是主因。近几年随着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大,公办教师的待遇持续提高,民办学校教师的收入待遇已经不存在绝对的优势,甚至在一些发达地区,公办学校教师收入反超民办,加之民办学校教师工作量大、压力重等因素,青年教师通过“考编”等途径,又成批量地流入公办学校,这就为原本民校的“师资荒”,雪上加霜。以往民校教师待遇优于公办教师的优势逐渐消失,而民校限于办学成本的压力又无力在短时期内大幅提高教师待遇。

前些时间,在网上流传华为老板任正非的一句“名言”:钱给多了,庸才也会变成人才。看似调侃,不无道理。问题是,即便民校当家人愿意给教师加薪水,但你也得有这个实力。所以,当民校教师待遇实在无力匹敌公办学校时,所谓“待遇留人”也就成为一句“美丽的谎言”。

各位,老郭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们似乎找到了优秀教师难招、难留的原因,但又不全是。问题具有共性,但各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在此,老郭为广大民校当家人提几点建议:

一、如果你的学校还停留在“老板的事业、教师的职业”这样的层面,老郭要提醒你:你的学校已经成为公办学校教师的培训基地,你辛辛苦苦培养的教师,不久将会考编而去。你得考虑学校向“利益共同体”的转化,变老板的事业为全体教师的事业。

二、当你还在抱怨公办学校掠夺你的优秀教师时,请别忘了,你曾经是怎样挖公办学校墙角的。墙角可以继续挖,但你须换个角度,不妨试试那些无处不在培训机构,其实,培训机构的教师不比谁差,他们的服务意识、职业化程度大多比你现有的教师都要强。这一招,北上广一线大城市的老牌民校都屡试不爽,你还等什么?

三、教师难招,是你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招聘途径,在当地人才网上发个招聘广告、在微信朋友圈推送一则招聘启事的做法已经靠不住了,你得跳出在眼皮底下、朋友圈找人的误区,你得利用专业平台为你长期吸纳和储备人才。未来的教师职业将会朝着自由职业的趋势发展,不必担忧流动,真正值得担忧的是:你的学校没有粘性,你想要的人经常和你擦肩而过。

各位朋友,您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希望推荐给我们分享的教育话题,请留言,我们会在您的关注下,持续改进。

本文:民办学校文化建设“废话”何其多!新生代教师大批流失怎么破?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信息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2018大连热门项目—野外CS_团建拓展(团建新趋势)下一篇:

8 人围观 / 0 条评论 ↓快速评论↓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