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被电商代运营坑370万?教你看穿电商代运营的把戏和陷阱!(代运营电子商务,关键词优化)

时间:2024-04-28 03:52:53 作者 : 石家庄SEO 分类 : 关键词优化
  • TAG :

    %E4%B8%80%E5%85%AC%E5%8F%B8%E8%A2%AB%E7%94%B5%E5%95%86%E4%BB%A3%E8%BF%90%E8%90%A5%E5%9D%91370%E4%B8%87%EF%BC%9F%E6%95%99%E4%BD%A0%E7%9C%8B%E7%A9%BF%E7%94%B5%E5%95%86%E4%BB%A3%E8%BF%90%E8%90%A5%E7%9A%84%E6%8A%8A%E6%88%8F%E5%92%8C%E9%99%B7%E9%98%B1%EF%BC%81

一、自称被骗370万的公司

2023年清明节刚过一周,在深圳的跨境电商圈发生了一件奇葩事件,深圳粤港光电有限公司发布公开声明,声称自己被合作的跨境电商代运营团队骗了370万!当然,到目前为止,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件事还仅仅只是品牌商的单方声明而已;因为事件的另一方并不认可,认为是合资公司共同运营亏损所致。

(深圳粤港光电的跨境电商代运营受骗事件声明)

其实,要认定电商代运营诈骗,从法律取证和认定的层面上讲,是非常困难的(为深圳粤港光电默哀3秒钟)。

而且这一案例事件中,比普通代运营更复杂的是,这例代运营业务是通过双方共同投资设立的合资公司来运作的,而且在亚马逊的账号有发生真实运营销售业务的,至于业绩好坏,很难与诈骗搭上边。

如果双方合资协议中,对双方权利义务的界定不是那么清晰详尽的话,代运营团队把库存商品亏本甩卖并私自转走亚马逊账号上的销售余款,解释为公司亏损后的义气用事行为,即使具体方式不恰当或者不合法,但也并不能认定为诈骗性质。

言归正传,这个案例的定性是司法机关的事,而讲这个案例的目的主要是提醒品牌厂商,

第一、要慎重选择合代运营模式;

第二、要谨慎筛选代运营团队;

第三、代运营协议条款要尽量详细,最底线原则是品牌商自己控钱控货!

二、国内电商代运营现状

1、代运营商的团队来源

国内电商代运营在6-7年前,曾经一度非常火爆,很多从淘宝平台出来的小二,或者有过几年淘宝运营经验的运营经理或总监,自己拉3-4个人就可以做了。

代运营公司一般分两类——

1)第一类比较有关系或者实力的认证商家,都是签约成为大电商平台的淘拍档或京拍档;

2)第二类是无法签约成为电商平台认证拍档的代运营商,这一类数量更大,运营能力参差不齐,整体更弱一些。

2、代运营的品牌商客户构成

代运营的商家客户通常有两类:

1)是手机、音箱、机顶盒、家电、小家电等3C电子数码类传统中小品牌厂商。

2)是服装箱包、化妆品等类中小型传统品牌厂商。

其实,在早期代运营兴起时,不仅仅是中小型商家有想过找代运营

不仅是中小传统企业转型电商业务时,会想到找代运营公司;其实在年销售额500亿以上的大型传统企业中,也有不少在刚开始做电商时动过找代运营的念头。

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基本所有合作过电商代运营的品牌厂商,基本上都是乘兴而来,最终扫兴而归!

WHY?

3)国内电商代运营的坑在哪里?

——因为国内的电商代运营,无论是从合作模式还是协议条款约定来看,都算不上严谨。

国内的电商代运营业务大多都很松散的代销分佣模式:

——这种模式最核心的是在分佣之外,还有数额不低的前期费用和保底运营费用。这两项费用一收,代运营商基本就处于单个项目盈利的状态了,因此后期的销售量,对代运营商的压力并不大。当然如果品牌产品潜力好,代运营商也会尽力促进销售,毕竟谁还嫌钱多不想多拿销售佣金分成呢?!(很多商家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就信了代运营的邪——代运营往往会对甲方客户说:你们交的那点前期费用还不够我们给你配的项目组的人工工资呢,我们主要收入就指望帮你们销售达标后的分成佣金了!)

——而真实情况时,一旦客户商品的销量不畅,代运营商的核心动力就变为拓展新的品牌厂商项目,再多收一家的前期费用和保底运营费。而这才是代运营商旱涝保收的盈利模式,而所谓承诺预估的后期销量目标,都只是忽悠厂商爽快支付前两项费用的诱饵而已。而同时代运营的品牌项目越多,代运营商的运营能力和流量资源就越分散,会导致单项目的销售越来越差,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基本做到后期很多项目就会自动终止流失掉了。

——也许有人说,代运营不是还有不达标就退费的条款吗?其实这个说白了就像保险公司的最高额赔付金额条款一样,在投保人发生保险事件后,你以为理所当然的就可以拿到全额保险赔付金了吗?NO!NO!NO!别太天真,在最高额赔付的前面,还有各种对保险事件的特殊名词限定语,早已经埋伏好了呢!

不知道你们是否听过刘翔一亿保险合同,结果奥运受伤后只拿到6000元赔偿的事件?还有现在很流行的大病重疾商业险,很多所谓重的疾险保险合同,名义上最高赔付金额起点都在十几万以上,稍高的几十万上百万。但是如果保险人一旦真的患了保险条款中的某一种大病,如果不达到无可救药或者生不如死的地步,保险人就极有可能拿不到这最高的赔偿额度,而能拿的可能只是最高额度的1/10甚至更少。

(有点跑题了,但终究也是为了大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尽量少受骗!)

——言归正传,因为大多数代运营协议是由乙方(代运营商)提供的,而品牌厂商虽然名义上是甲方,但是其实对电商业务并不懂行(懂行的基本不会找代运营),因此对电商代运营协议条款中的各种风险或陷阱,并不能很好的识别和防范。

尤其是大多代运营项目其实前期费用大多在10万以内,单笔费用在3-5万的居多,因此对很多品牌厂商而言,这个金额也不大,本着友好合作、用人不疑的原则,也不会太详尽严谨的去请专业法务人员审核协议。因此风险就在一知半解、一派和谐的气氛中埋下了。

三、国外电商代运营的规范模式解析

其实电商代运营和电商本身一样,都不是我们国家原创的商业模式,同样起源于美帝。只是美国的电商代运营,与我们国内的代运营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们先通过下图来看下国外的正规电商代运营鼻祖GSI是怎么做的——

美国电商代运营鼻祖GSI(已被EBay收购)的发展历程

如果看不清上图,我们就来解析一下美国GSI的代运营模式:

——首先,GSI自己有体育用品的经销经验,本身就是懂零售的行家,就单凭这一项能力经验值,就可以把国内的电商代运营团队远远甩在身后了。

——其次,而且GSI在试水电商之后,还自建了电话客服中心Callcenter,并且具备线下的仓储配送服务能力;这种专业的客户服务水准和线下仓配能力,估计连国内很多具备一定规模的中大型电商平台都达不到。

——最后,GSI后期更是自建了B2C电商网站,能提供前端IT系统给品牌商使用——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这不就是做成了自营电商平台了吗?怎么还叫电商代运营呢?

其实这就是国外的电商代运营与国内代运营模式的根本区别——国外的GSI电商代运营其实更接近我们所理解的品牌代理的合作模式,只是GSI把代理分销的渠道从线下搬到了线上而已。

——GSI的这种代运营既不同于供应商与京东之间的采销模式,也不同于天猫的品牌商入驻模式,更不同于国内的电商平台线上网店代运营代销模式。GSI这种品牌代理式的电商代运营模式,合作层次更深,且原本就有成熟的商业合作模式和约束规范,因此更符合双赢的商业协同本质,更能做大做强!而不是国内那种捞一票算一票的打游击式的电商代运营合作模式。

正由于GSI绝对不是亚马逊、易贝等大电商平台的寄生虫,而是有独立的电商能力的代运营平台,因此GSI的业务也对亚马逊和易贝形成了冲击,所以最终被美国电商巨头EBay以24亿美金收购。

四、为什么前几年很火的电商代运营都渐渐销声匿迹了?

代运营模式在2008年之后到2014年之间,曾经火爆过一段时间,其中淘拍档上海宝尊还获得过阿里的战略投资,这可能也是电商代运营企业最辉煌的年代。

其实国内也有一些优质的电商代运营企业,比如做手机代运营起家的兴长信达,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早期代运营过诺基亚、摩托罗拉、HTC等顶级国际品牌手机的电商代运营业务,而且做得还算不错。这家企业是最具备GSI气质的代运营——因为他们不仅懂运营,而且还拥有很强的电商系统平台产品开发能力,以及客服和营销能力。很遗憾的是,他们冲击上市未果,也转型推出过自营的电商平台网站。

(国内电商代运营标杆——兴长信达)

但整体而言,第一波电商代运营企业,如今基本上算是集体沉寂了,为什么这么快退出了呢?

这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缘故——

1、国内电商运营人才数量规模的快速增长,让前期相对薪资较高(尤其对传统企业)的电商运营和营销人才,随着供应量的快速增长,薪资相对并不算贵,企业自建电商团队招聘人才也更容易了。

2、在大约2010年后,随着海尔、华为、美的、格力、小米、百丽等一大批传统企业巨头开始发力线上零售,集体上线疯狂争抢电商流量之后,连原本在电扇处于顶级地位的淘品牌都开始招架不住而出淘,更不用说那些请代运营团队来运作的中小品牌商的网店了——原来可以靠小二的关系报活动、抢资源可以获取流量支撑的,现在玩不转了。

3、在淘品牌集体出淘之后,大淘宝平台的流量越来越集中向天猫倾斜,而天猫的流量又越来越集中向头部的传统企业巨头商家倾斜。而这些巨头们由于业务规模体量巨大,基本都是流量消耗的黑洞(有多少可以吸收多少)。而巨头们的一个单旗舰店,给天猫贡献的年度框架营销费用,动辄上千万,而且比起他们最终的商品销售佣金扣点费用而言,营销费用又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因此,那些原来马云口中的蚂蚁雄兵般的代运营商们,去争抢大淘宝平台的电商流量不仅成本越来越高,而且难度也越来越大了。

而对天猫而言,这种二八效应下,其实对运营的要求更简单,只要服务好这些头部20%的商家,基本就可以撑起数万亿的GMV,天猫总没理由放着这些送上门的“大西瓜”不捡,跑去辛辛苦苦“捡芝麻”吧?

五、如今火爆的代运营2.0——跨境电商代运营

现在还在做国内两大电商平台的代运营商们,除了那些有认证品牌的拍档商家外,其他的基本都只能闷声发财,因为一见光就会死!.

而在如今跨境电商爆红的形势下,原来第一波代运营商家中嗅觉敏锐的一些,基本都改头换面,改做跨境代运营业务了。毕竟韭菜收割了一茬,还会长出新的一茬来,只要心态够强,手段够力,他们就会重生!

小结:电商代运营并非完全不可取,但如同雾里看花,小心地雷,需要擦亮眼睛。

第一,选择认证的代运营商,第二、尽量要求自己控钱控货;除此之外,别无良方!

(欢迎关注音爆社——专注电商与新零售知识经验分享)

本文:一公司被电商代运营坑370万?教你看穿电商代运营的把戏和陷阱!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信息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电商代运营公司该如何选择?下一篇:

63 人围观 / 0 条评论 ↓快速评论↓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