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马拉松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关键词优化)

时间:2024-05-04 22:50:00 作者 : 石家庄SEO 分类 : 关键词优化
  • TAG :

    %E6%97%A5%E6%9C%AC%E9%A9%AC%E6%8B%89%E6%9D%BE%E5%B8%A6%E7%BB%99%E6%88%91%E4%BB%AC%E6%80%8E%E6%A0%B7%E7%9A%84%E5%90%AF%E7%A4%BA%EF%BC%9F

文丨管莹莹、沈信生、邓万金

2月25日,2018东京马拉松赛,日本名将设乐悠太以2小时06分11秒的成绩创造男子马拉松亚洲纪录;

设乐悠太东马集锦

4月18日,2018波士顿马拉松赛,日本公务员川内优辉以2小时15分54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

川内优辉的故事丨来源:田径大本营

2023年福冈马拉松,大迫杰斩获男子第三,成绩为2小时7分19秒,也是2023年亚洲最佳。凭借2:07:19的成绩,大迫杰排在了日本男子马拉松的史上第五名。

大迫杰比赛视频丨来源:田径大本营

多年以来,日本男女马拉松水平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多次夺得奥运会、世锦赛、六大满贯马拉松赛冠军,日本马拉松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据统计,1998-2011年全球参加100km超长马拉松的跑者为112283人,女性15204人,男性97079人,来自全球102个国家,其中73.5%的跑者来自欧洲。完赛跑者也多数来自欧洲,但在这一群体中成绩最好的却是日本选手,十次获得比赛最佳成绩。

2010-2015年举办马拉松赛事场数最多的国家为美国、德国、丹麦、日本、英国和韩国。日本人口1.2589亿,但举办马拉松赛事的数量却一直位居全球Top10。更甚者是,2015年日本马拉松完赛人数首次超过美国。在历史最悠久的马拉松赛事Top10的排名中,美国占两席,南非占两席,斯洛伐克、英国、北爱尔兰各占一席,日本却占据三席。

以上统计数据只是日本马拉松在国际大环境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一显性现象的呈现,而对于现象背后隐性原因的探寻与明晰才是重点。

一、日本马拉松的历史溯源与发展

马拉松作为一项长跑运动,虽非起源于日本,但日本的长跑历史毫不逊色于马拉松。长跑运动在日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00-1868年的封建时期。当时的邮差传递邮件主要依靠脚力,穿州过府,跑遍全国。在1896年现代马拉松比赛拉开序幕之前,日本便已举办许多长跑比赛,比赛的获胜者多为送信的邮差,可以说日本拥有优秀长跑运动员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

“日本马拉松之父”金栗四三

马拉松在日本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12年的斯德哥尔摩奥运会在1911年11月举办的斯德哥尔摩奥运选拔赛上,有“日本马拉松之父”之称的金栗四三在此次比赛中创造了2小时32分45秒的世界最好成绩(当时马拉松赛道距离40km多)。

但由于客观原因,金栗四三并未完成1912年的奥运比赛。透过此次比赛,日本政府看到了体育运动对国家树立国际地位的重要价值。于是,为了赢得西方国家的尊重,实现其与世界大国之间的平等,把田径运动作为实现这一目的的突破口。在综合分析国内传统文化和民众身体素质优势的基础上,马拉松作为西方派生的体育项目,迅速成为日本借此证明其始终胜于其他国家的重要手段。

在20世纪20、30年代,日本定期培养出世界上最快的马拉松运动员,在60年代、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日本男子运动员占据世界马拉松之巅,成为世界马拉松王者。

70年代中期,日本开始开展女子竞技马拉松,是世界上开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成为了90年代到21世纪初世界女子马拉松成绩最好的国家之一。与此同时,大众跑者参加马拉松的热情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大有有增无减之势。近来,有象征性意义的东京、大阪和其他城市的知名马拉松无论在比赛规模还是挑战方面与波士顿、纽约、芝加哥、伦敦和柏林马拉松可谓平起平坐。

二、日本马拉松运动的发展近况

1. 社会大众对马拉松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

日本深厚的长跑文化积淀使得具有诠释“胜利、坚持不懈、超越自我”等精神符号的“马拉松”迅速融入到了这一大文化圈。由于文化一直在互动中发展,决定个人的大多数行为,并使得人们的行为连续、稳定、可预测。

因此,马拉松运动也在人们长期的社会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公认的文化模式,进而形成了对马拉松的价值认同,这种价值认同深刻嵌入到人们的价值观念体系中指导并影响着人们对于马拉松的参与热情。

据悉,日本每年举办1400余场长跑和马拉松赛事,最多时候达到1600余场,报名首日即爆满的赛事比比皆是。东京马拉松财团宣布,2016年东京马拉松的抽选倍率高达11.3,2017全马抽选倍率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2.2倍,也即是321459人争夺26370个参赛名额。

2015年日本马拉松完赛人数前20名的赛事(见表1)中,位居前10名赛事的完赛人数总计超过20万,前20名赛事的完赛人数总计超过32万。第一名东京马拉松完赛人数高达35293人,而赛事规格为全马35500人,10km500人,完赛率超过98%。虽其中包括国外选手,但即便如此,如此高的完赛率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国内选手整体实力及参与热情的充分肯定。

2. 浓厚的校园马拉松文化氛围

关于日本的校园马拉松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幼儿园马拉松比赛”(简称“marason”) 和日本高校的“东京箱根往复大学马拉松接力赛”。每年,日本所有幼儿园的孩子都必须参加100~1000m的“马拉松比赛”,也是一种强制性的仪式。许多幼儿园还会推行“裸保育”,在冬天对孩子进行耐寒训练,其中“冬季耐力跑大赛”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

日本高校马拉松文化的代表是“东京箱根往复大学马拉松接力赛”,简称“箱根驿传”或“箱根马拉松”,是一项以日本关东地区高校大学生为参赛对象的马拉松接力赛,由“日本马拉松之父”金粟四三等人创办于1920年,箱根马拉松第1届比赛在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明治大学以及东京高等师范大学四所高校之间展开,因此早期的箱根又名“四大校驿传赛跑”。

目前由关东学生联盟主办,读卖新闻协办。每年1月2日至3日举办。10名选手每人跑13英里左右,总计完成134.9英里的赛程,从东京跑到温泉度假小镇箱根后折返。在日本,箱根马拉松就像是精英选手的成人礼,选拔优秀青少年马拉松运动员。

为日本马拉松提供后备人才。箱根马拉松承载着日本高校马拉松文化,人气甚至超过奥运会、世锦赛等国际大赛,可与日本职业棒球联赛的总决赛相抗衡。每年超过50万名观众沿途观看比赛,电视收视率高达20%。该赛事拥有超高人气的原因是:一是比赛的残酷性。在酷寒的温度下,海拔差别 860m的路段奔跑;二是赛事的含金量。

几乎所有知名的日本长跑运动员都参加过箱根马拉松,参加该赛事也成为了每位年轻选手的梦想;三是夺得该比赛的冠军被认为是崇高至上的荣誉。

在2016年第92届箱根马拉松比赛中,青山学院实现两连冠,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亲自接见了青山学院的教练和全体参赛队员,可见国家对此的重视程度;四是长跑冠军是校园偶像。在日本的中学与大学校园里,长跑是学校体育大会的必设项目,马拉松也是长期受到热捧的项目。

3. 马拉松运动员较高的竞技水平

作为世界马拉松强国,日本运动员多次夺得奥运会、世锦赛、六大满贯马拉松赛冠军。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马拉松选手多次创造马拉松世界最好成绩。诸如:圆谷幸吉、君原健二、宗猛、森裕子分别获得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第3名、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第2名、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第4名、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第2名。

同时,日本女子竞技马拉松也在8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2004年世界女子马拉松前100名中,日本占据16位,其中5位跻身前20名之列,11人进入前50名,2000年,日本运动员高桥尚子夺得悉尼奥运会女子马拉松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日本选手野口水木再次为日本夺得女子马拉松冠军。但随着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东非势力的迅猛崛起,日本竞技马拉松的发展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通过汇总日本1998-2023年国内全马选手年度最好成绩(见表2)发现,男、女马拉松选手最好成绩与世界纪录有一定差距,且成绩有不断下滑趋势。汇总2011-2023年全马成绩在某一时间区间的选手人数(见表3)发现,男子全马顶级选手(成绩<2:09:00)的人数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趋势,高水平选手(成绩<2:12:00)尚未发现明显变化趋势。

女子全马顶级选手(成绩<2:25:00)未发现较大变化,高水平选手(成绩<2:32:00)人数出现增多趋势。总体来讲,女子全马的情况较为良好。

日本选手野口水木

4. 高品质的赛事服务体系

通过查阅日本最大的跑步网站Runnet、国内知名跑步网站(如:98跑、咕咚、爱燃烧等)关于日本马拉松赛事的评论及通过访谈参加过日本马拉松的跑者发现,人们普遍对日本马拉松赛事服务给予高度评价。以东京马拉松为例,始于2007年的东京马拉松是亚洲唯一“世界六大马拉松”赛事。虽成立较晚,但并非空有虚名,东京马拉松以其组织最细致、服务最完善、医疗最有保障而闻名于业内。

赛前筹备,政府部门专门成立了常年运作的法人机构—东京马拉松财团,下属部门包括东京警视厅、产业劳动局、文化局、建设局、港湾局、交通局、旅游局等部门,全权协商处理赛事事宜。交通方面,开赛前十天,道路管制线路信息会刊登在路口、地铁、公交车、布告栏等人流密集处,同时还会给出替代路线。

所以,在人员大面积聚集的时间段,也未造成交通堵塞情况。赛中服务,马拉松赛事的重点、难点、亮点是志愿者服务与医疗服务。马拉松资深跑友认为东京马拉松在组织服务上最突出。

超过万人的志愿者不论从动员规模、分工组织、服务态度还是专业程度上,都令人赞赏有加。在医疗保障方面,东京马拉松一般配备40名救援医生,70名护士,420名其他专业急救人员。赛事共设15个救助站,前半程每5km一个,后半程2~3km一个。每隔3min左右的路程就会有两个携带AED的志愿者在赛道旁观察跑者情况,做应急处理。

同时,身穿红色马甲的专业骑行救护人员也会穿梭在跑者中,18名医生会错开时间、等间隔地跑在赛道上,观察跑者情况。移动救护人员全部携带GPS,方便总部指挥。因此从举办至今已有20万人参赛,从未发生参赛者死亡事件,这在大型马拉松赛事中是极为罕见的。

赛中转播也是一大亮点,东京电视台转播长达8小时,前两个小时是高水平选手的竞争转播,之后全为大众跑者的转播时间。还有为跑者拍下上百张专属照片,补给充分、沿途观众热情助威、卫生保持等均可用“细致入微”来形容。赛后,工作人员会微笑着双手为跑者挂上奖牌。

赛后更衣室、温泉泡脚区、按摩区等均免费提供。整个活动中对跑者的尊重和对细节的重视可谓严格履行“以跑者为本”的办赛理念。此外,大阪、神户、京都、 名古屋等其他知名赛事也同样服务周到、创意不断,备受推崇。

三、对我国马拉松运动发展的启示

1. 加强马拉松运动文化建设,提升跑者内生诉求

日本马拉松最成功之处莫过于其长期积淀所形成的深厚文化氛围。每年举办长跑和马拉松赛事千余场,2015年前10名赛事的完赛人数超过20万,箱根马拉松的观赛民众达到50多万人,2023年东京马拉松完赛人数高达96%,享誉全球的零死亡案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这并非物质和制度等硬性推动力所能达到的结果,只有文化力才能让全社会成员产生踊跃参与的自觉性和内驱力。在国内,卢元镇学者在研究全民健身的动力机制时,认为全民健身的硬性推动力已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来自文化推动力的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全民健身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马拉松运动作为全民健身的领头羊,这一限制作用更为凸显。因此,加强马拉松文化建设显得尤为迫切。首先,赛事主办方应以赛事为平台,举办类别多样的活动,提高大众的参与率与覆盖率,借此同步宣传和推广马拉松文化,提升马拉松的社会影响力。

还应主动总结马拉松的文化特点,提炼马拉松精神,形成特有的文化符号;其次,应鼓励国内优秀运动员参与赛事,以赛带练,打破优秀成绩被黑人运动员包揽的窘状,借助本土明星效应推广马拉松文化传播;再次,以跑步网站为平台,建立线上文化宣传渠道,形成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文化宣传网络结构。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应通过举办和组织知识讲座、活动体验、校园俱乐部和训练营等多元形式,扩大马拉松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如始于2015年的大学生马拉松联赛,得到了全国举办高校的大力支持,取得了较好的反响,使校园跑者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文化体悟,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跑者的内生诉求。

2. 高校培养模式是正确之路,合理的评价机制至关重要

本文:日本马拉松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信息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阳光小厨厦门餐饮配送有限公司-凉皮下一篇:

41 人围观 / 0 条评论 ↓快速评论↓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