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财政部互怼 减税才是最好的和解!(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关键词优化)

时间:2024-05-05 15:36:55 作者 : 石家庄SEO 分类 : 关键词优化
  • TAG :

    %E5%A4%AE%E8%A1%8C%E8%B4%A2%E6%94%BF%E9%83%A8%E4%BA%92%E6%80%BC+%E5%87%8F%E7%A8%8E%E6%89%8D%E6%98%AF%E6%9C%80%E5%A5%BD%E7%9A%84%E5%92%8C%E8%A7%A3%EF%BC%81

上周,央行与财政部各抒己见,拉开了一场关于“货币和财政政策”全民大讨论的序幕。金库君认为,中国的金融问题从根本上是财政问题,目前已经到了亟待解决的关键时刻,如果借此契机在政策上做出适度调整,会令讨论更具实质意义。

为什么政策需要做出调整?

一、经济增长压力大

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表明,2季度GDP增速降至6.7%,重新回到了2016年供给侧改革前的水平,在过去十年中仅高于金融危机时09年1季度6.4%的增速。从“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来看,均在减速。其中代表外需的出口增速更是从17.6%降至12.3%,内需中的投资增速从7.6%降至5.2%,消费增速从9.8%降至9%。这是能够切身感受到的,问问身边的亲戚朋友,大都会说最近这几年钱难赚,工作难找,生活成本却有所增加。

二、债务违约激增

今年上半年,债务违约风险明显增加。目前为止债市新增13个违约主体,而去年全年全年只有12个违约主体。从违约企业类型来看,只有7%是地方国企,而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本质上也是民企)比例高达93%。在去杠杆和融资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下,许多企业都不堪重负。金库君认识几个朋友家里是做实业的,近些年都非常难,为了维持生产,不得不忍受高额融资成本,却年年亏损。其中一位山东的朋友在去年年初卖了厂,去投资早培教育了;还有一位四川的朋友,把家里开了近二十年的厂抵押了事。相信大家身边的例子不在少数。

三、去杠杆导致的信用收缩等问题已经显现

经济增长和债务偿还都离不开一个“钱”字,而社会的融资直接或间接通过银行进行,因此,银行资产和社会融资数据对分析信用收缩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新增社会融资总量为9.1万亿,同比减少2万亿,6月末的社会融资余额增速降至9.8%,更是创下2003年有数据以来的新低。尽管影子银行活动并不计入社会融资增速,但融资增速下降是不争的事实。根据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的报告称,目前全社会的平均融资成本高达7.6%,已经高于6.9%的银行资产增速,这说明融资增速保证不了存量债务的利息偿还,必然会带来债务违约的风险。以最近出问题最多P2P行业来看,6月份至今,百余家平台爆雷,波及的投资者数以百万计,对社会的稳定也造成很大影响。

为什么说央行已经做到了极致?

金库君认为,央行已经展现了“技术派”的实力,将手中的牌打得酣畅淋漓,但无奈缺乏支援。

一、央行有节制“放水”

央行对货币政策作出一定调整。6月份货币政策从“合理稳定”到“合理充裕”,这其实就是暗示了货币政策转向了中性偏宽松。从年初到现在,央行已经3次定向降准,累计释放2.3万亿基础货币。针对信用市场的冻结,央行还创造了MLF抵押品机制,鼓励公开市场交易商购买低等级信用债,并可以从央行手中换取流动性。从效果来看,也是杠杠的。比如在货币市场,目前7天回购利率R007已经降至2.7%,比去年末高点下行了100bp。而在信用市场,上周AA级企业债利率也开始下降了。

央行分别在2008年、2012年和2015年放松了货币政策,从结果来看,经济确实出现了短暂反弹,但不可持续,其结果只能是债务越来越高,地产泡沫越吹越大,绑架了整个中国经济。大水漫灌的教训在前,在这波去杠杆的操作中,央行还是非常有分寸的。

二、央行适度“放松”监管

从2012年到年,商业银行的资产从120万亿将近翻一番到250万亿,随着资管新规的起草、征求意见到正式出台,影子银行先后开始萎缩。从顿顿吃肉到啃树皮,用了很短时间。矫枉过正的后果是整个市场对信用紧缩带来的连锁反应无所适从,“央妈”敏锐地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于是去杠杆的节奏放缓了,给了银行充足的时间去逐步释放风险,也把套在中小企业脖子上的绳子松了松,但这也仅仅是权宜之计。

BIS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的平均负债率只有175%,比如印度是128%,巴西是141%,而中国250%负债率已经太高了。

如果把中国三大经济主体分拆来看,目前负债率最高的是企业部门,其负债/GDP高达159%,处于全球最高位,居民部门负债/GDP在参考购买力的情况下,实际已经在80%以上,而政府负债/GDP却只有36%,看似很低,但算上地方融资平台、医保、社保等资金压力,举债空间也十分有限。因此,未来只能去杠杆,没有举债空间,而且货币手段已经用尽。

为什么要依靠财政发力?

其实除了靠央行放水、监管放松之外,靠财政发力也可以缓解去杠杆产生的“后遗症”。去年我国财政收入超17万亿元,GDP总量超82万亿,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超过20%,宽口径财政收入约为29.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5.2%。财政收支水平早已非三十年的吴下阿蒙,财政实力大大增强,并且政府财政结余相当充裕。

与此同时,政府存款近几年大幅增长,截止第一季度,政府存款余额达31万亿,增速达11%,约相当于GDP的38%。如此高比例的政府存款,应该属于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对经济增长是有一定拖累作用的。进入现代社会,把赚到的银子藏在瓦罐里刨个坑埋掉,显然不合适。从历史上看,增加财政赤字,并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取得过良好的效果,而且增加赤字所产生的副作用明显小于货币“放水”。

为了给企业和个人“减负”,这几年政府一直在鼓励减税降费,但是从今年上半年的税收增长来看,税收增速是14.4%,其中增值税同比增长16.6%,企业所得税增长12.8%,个人所得税增长20.3%,其中没有一项低于10%的GDP名义增速。

如果税收增速和经济增长相当的话,上半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还有个人所得税就分别多交了1900亿,600亿,以及700亿,合计多交了3200亿。这说明我们居民和企业的真实税负水平非但没有下降,反而还在大幅上升。如果把这部分多交的税退给实体经济,那么全年就可以减税6400亿,直接拉动0.8%的GDP增速。

金库君认为,目前在居民收入和企业盈利下降的背景下,无论加杠杆还是去杠杆都很可能导致系统性的违约风险,而实体经济的违约风险又会导致银行的坏账增加,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因此,只有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实施,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破局,而减税是则是其中最好的选择。

本文:央行财政部互怼 减税才是最好的和解!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信息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采矿权转让协议是否有效?矿业权典型案例(3/10篇)下一篇:

12 人围观 / 0 条评论 ↓快速评论↓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