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视角下的互联网财税(财税机构,关键词优化)

时间:2024-05-02 16:22:38 作者 : 石家庄SEO 分类 : 关键词优化
  • TAG :

    %E8%8D%89%E6%A0%B9%E8%A7%86%E8%A7%92%E4%B8%8B%E7%9A%84%E4%BA%92%E8%81%94%E7%BD%91%E8%B4%A2%E7%A8%8E

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感受互联迎面走来,不管你愿意或者不愿意。同时也感谢互联网让我们草根有扯淡自己观点的机会。作为财税从业者,对某些人来说这可能是最好的时代,对某一些人来说这有可能是最坏的时代。

因为个人关注过上百个财税微信公众号,发现财税行业不管早期的大咖,还是目前的当红大咖,还是财税行业的新星,都有微信公众号。时代的变化,注定会改变我们的方式,财税也不例外。如果你拒绝改变,这个可能是最坏的时代,如果你是弄潮儿的话,这也是最好的时代。一切都在改变,变是永远的不变。

作为关注了上百个财税公众号的草根,可能有人会问:“你看的过来吗?”刚开始这还真是个问题,后来问题不是问题了。

1、很多微信公众号做着做着自己不持续更新了。

2、一些微信公众号发的的东西似乎在告诉我们“他不生产财税文章,他只是税局条文的搬运工”,后来也不关注了。

3、一些微信公众号文章基本就是告诉我们“哪篇文章抄哪里,so easy

4、一些微信公众号基本告诉我们“财税广告哪家强,我的广告超蓝翔”。

所以存在以上问题后,基本上长期关注的微信公众号就没几个了。当然可能有人要说了,你自己连个微信公众号都没开过,还在文章中这么写微信公号的感受?

首先我还是申请了个微信公号,只是与自己的短期目标冲突,没持续写,不排除以后继续写。二是我是以读者,草根财税人的角度来写此文,当然写的也是个人的感受。三是评价一台冰箱好坏,难道还得会制冷?

一、一起嗨还是自嗨

有人曾说过“互联网时代是全民自恋的时代”,此观点延伸到微信公众号似乎也可以适用,做微信公众号应该都有一个“初心”的。

有的就开个微信公众号玩玩;有的是中介,开个号通过慢慢渗透的方式来打广告的;还有的是来通过微信讲知识变现的。可是看多了,看久了财税微信公众号,怎么写着写着满满是自嗨的情怀或者满满的套路。以个人陋见,多数属于写着写着把自己嗨了,就如同喝酒喝嗨了,自己不会说自己醉了,且有众人皆醉,唯他独醒的意思。

比如当初,我就写着玩玩的,时间一长,玩的心态还在,可是要玩“真”的了,天天对着后台的关注数发愁,天天对着浏览人数叹气。来时的“漫随云卷云舒”的心态早玩没了,于是乎,文章更多的采用“流量体”,也就是时下最火的话题写什么,什么能带来阅读怎么写,这是满足内心的自嗨。

比如一中介机构,其当初开微信公号的初心当然有通过平台的拓展业务,顺便做一下在新媒体的财税上有中介的专业影响。可是其本来的是想运营自媒体来拓展流量的,可是骨子里的思维还是传统的方式,写文章和宣传,俨然是还是摆出身,摆逼格的套路,写的东西压根没有最初的吸引流量的意思,当然论文章的图片和色彩的逼格还是没谁了。这种自嗨还是传统的自嗨。

其实最多的自嗨还是这类,开公号的目的十分明确,做知识变现或业务拓展。这在经济时代在正常不过了,也是财税互联网时代的新思维,知识经济是养成用户付费,尊重作者的意思,也是未来对知识创造者的尊重。但是个人通过几百个微信公众号,发现不少写作者,都进入了一个怪圈。这个怪圈不知道是不知道目标用户在哪里,还是不知道如何吸引目标用户。导致很多微信公号,在没有找到自己服务的用户痛点时,俨然是我写什么你看什么,或者是普遍撒网(法律,会计,税务,金融,鸡汤,笑话,考试,办公室斗争等等)。

其自嗨的逻辑大概是几千万的会计人员,我如何最大量吸引过来,我如何把几千万的会计分流一部分到我这。这个逻辑是没有错的,但是,其可能错的是每个人都这么来收割几千万的会计人员,除非运营一定时间且保持每日的更新的微信公众号外,于是抱着这种思想的,更难在这个大蛋糕面前分一块。因为每个人如果都把微信公众号做成了超级百货市场,除非有一定的业内知名度和“互推力”的微信公众号,很难成为人人都喜欢的微信公众号。

比如你一个专心做会计公众号的微信,要是主要不是放在学习上,天天非要学引流,把时下每天国家税务总局的最新文件复制粘贴,我想这可能是混淆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同样一个号称以实务为主的,微信公众号,又想着收割从事考试的会计这群关注着,主要是写会计考试。当然两者不是说不能同时出现在一个微信公众号里面,比如一个微信公众号,内审的微信公众号,可是真的写内审的没几篇,全是复制时下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文件的解读。以上只是简单举例一下,主要是看过太多的微信公众号,其更多的自嗨是,陷入了如何吸引读者最容易,最大可能吸引关注,陷入了自己假定的自嗨中。

以上只是通过财税微信公众号这个点,来分析下财税拥抱互联网存在的问题,当然是个人陋见。最近一两年不少机构和个人都对财税互联网+,或者叫财税互联网下创新的极大热情。作为一个对这个方面可能比一般草根关注多一些的人来说,不少机构的财税互联网构思还是挺有前瞻性的。个人也关注了不少财税互联网的网址及其动态,其中以个人感觉,不少缺乏寻找到痛点感,因此总是有给人有种隔靴搔痒的状态。其中涉及到具体网址不便多说,简单谈一下个人感受,

比如要做考试培训的互联网思维下的运作,其中很多人思维还是“新瓶装老酒”,也就是有知名机构+著名名师。这个套路放在哪都没错,就如同一个知名产品不管是没有互联网还是没有互联网影响都不是特别大。但是其他一些不是那么财大气粗的机构,也想照搬大资本的传统模式,变成名师+线上,只是变成了线上的教室,这个可能真的没有抓住客户的痛点。比如我们知道很多考试过的人都知道,其实很多的痛点时缺乏时间的管理和有效的监督以及互动性,尤其是上班族考试生。那么在互联网下可以运用新媒体技术,比如时间管理工具,比如直播模式强化互动性如何时间管理或者有效监督。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点来操作这个事情。这我只是举例大家不要陷入自嗨的模式,否则建个网站,弄个APP就是互联网+财税了?

二、我要得到什么还是我给出什么

古话说“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其实财税互联网下,很多机构和从业者,都在思考我们如何在这次互联网下尽可能的分一杯羹。比如拓展中介的知名度,比如实现知识变现,比如实现个人专业形象的树立等等。因此就如同第一点我个人感受到的一样,我们苦苦思索我们的目标关注着在哪里,如何吸引其过来,进而转发,点赞,打赏,关注。可是是否也应该想下我们能提供给我们的读者什么呢? 比如微信公众号上的文章,都是国家税务总局能查到的政策条文,或者都在比拼哪个微信公众号是第一时间获得这个消息或者文件发布的“内幕”。那么你能提供的是什么呢? 如果微信公众号上的文章都是为了吸引流量而出发的目的,比如抖个机灵,卖个萌,讲个段子,时间长了你又能提供的是什么呢? 如果财税微信公众号天天是财税鸡汤文,可能在一段时间可以吸引一定的阅读,可是如果只是为了和大众微信公众号以鸡汤吸引流量的话,你得到的可能是只是流量而已。

在不少财税互联网+下,不少财税互联网创作者清楚的知道,此次互联网浪潮下,如何抓住这次机会,得到自己想要的。比如建立行业标准,比如打造以自己的一套行业门槛,比如建立一套以自己理想中的财税商业圈。比如打造甚至收割传统行业的现状的运行方式。有的人想颠覆传统的财税培训模式,有的人想颠覆传统的中介合作方式,有的人想开拓新的财税运作方式。

比如两年前就有从业者说,正在开个软件将代理记账行业颠覆。以上我们看到最多的是“颠覆”,也似乎看到了未来财税行业新的商业宏图。可是作为草根财税人员,我们能得到什么呢?或者你们能给这个行业什么呢?

几年过去了,代理记账行业似乎还没有颠覆,一些新的财税运作方式也还在摸着石头过河中。仅仅以个人的感受,财税行业真不是开发个软件,写个代码,写个程序,安装个APP,就能动不动就“颠覆”的。似乎更多的是你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或者或你可以给行业带来什么。

三、拥抱互联网还是抱残守缺

关于财税智能化,关于德勤机器人成了热点,各大财税微信公众号又趁机蹭了一把热点,有人又分析得出50%,60%,70%的财务人要失业了。至于这些个数据怎么来的,我们无从得知。但是总的趋势我们还是必然的,那就智能化财税肯定是未来的趋势,不管有没有财务机器人或者自动化财务系统。而同时可以肯定的是,财税基本上可以分为计算,分析,决策三部分。计算部分肯定会被计算机代替,分析部分也会随着人工智能的进步,必会有一部分被机器代替,当然部分分析还是会有人来决策。而第三部分的决策部分,是财税人未来的核心竞争能力,这部分是不可能被机器取代的部分,当然你要说基本操作的决策也可能有机器只能的可能。

但是就目前我们的财税环境,财税法律法规现状,以及财税从业者的现状看。似乎我们似乎还是在机器代替我们部分功能的时刻,还是可以拥抱互联网的,而不是守着微信公号的财务人将失业的文章抱残守缺。而作为在财税行业有心构思,构建自己的互联网运作模式的机构或者个人,也是一个机会。

而目前不少所谓具备互联网+的财税机构,似乎认为开发个法律法规查询库就是互联网思维了,其实还是我说的第二点,你提供的这个,国家税务总局和其他很多机构都在做这个,所以你提供的不具有抓住痛点。还有的机构认为互联网就是自己办个“电子财税刊物”,还有的认为互联网就是把线下的培训搬到线上通过各直播平台来上课就是互联网思维了。以上个人感觉还还是处于初级阶段。

当然你要问我,你有和高招吗?我作为一个财税草根,只是个人的思考,各机构提供的财税“商品”,可能真的离我们需要的还差那么一些距离。我没有什么高招,我只是表达一些需求方的需求。

关于如何拥抱互联网,作为草根财税从业者,作为观察者,总觉得我们财税培训还是传统的模式,传统的方式,一个名师,一张嘴,一个文件,一个解读。 再观察作为在知识经济下就目前来说做的比较好的,“罗辑思维”,其创建的“得到”栏目,将知识变现,以及知识运作的方式很好的得到了诠释。而其能做的成功,我们从其发布的《得到品控手册》中可以一窥一二。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运作是否也值得财税人思考。

本文:草根视角下的互联网财税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信息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最快的挣钱方法_百度经验下一篇:

3 人围观 / 0 条评论 ↓快速评论↓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