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从海外化工巨头成长之路看行业发展趋势(新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关键词优化)

时间:2024-05-08 02:36:03 作者 : 石家庄SEO 分类 : 关键词优化
  • TAG :

    %E6%B7%B1%E5%BA%A6%E5%A5%BD%E6%96%87%EF%BC%81%E4%BB%8E%E6%B5%B7%E5%A4%96%E5%8C%96%E5%B7%A5%E5%B7%A8%E5%A4%B4%E6%88%90%E9%95%BF%E4%B9%8B%E8%B7%AF%E7%9C%8B%E8%A1%8C%E4%B8%9A%E5%8F%91%E5%B1%95%E8%B6%8B%E5%8A%BF

20世纪初,人类进入石油时代,至今原油仍然作为人类能源消费的主体能源。从行业生命周期来看行业发展趋势,我们认为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一体化、平台化、集聚化和高端化。一体化即沿着产业链方向的纵向扩张,平台化即基于优势的相关多元化,集聚化是分久必合的集中度提高,高端化是进入新的行业萌芽期。它们的共通之处,就是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盈利能力。

文/ 邓勇、朱军军,来自“海通石化”研究报告。

化工行业发展趋势

一体化:沿着产业链的扩张。本文所说的一体化主要是纵向一体化,即沿着产业链方向进行扩张。一体化的优势在于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行效率和下游产品的竞争能力,同时丰富公司的产品线。较低的一体化是进入门槛较低的上下游,一般是购买上游的原材料进行向上一体化,高端的一体化是进入门槛较高的上下游,一般需要通过技术突破或者外延并购来实现。从行业生命周期来看,较低水平的一体化主要发生在行业的成长和成熟阶段,较高水平的一体化发生在行业的成熟和衰退阶段,公司进入新的产品领域,代表企业如巴斯夫等。

平台化:基于优势的相关多元化。本文所指的平台化,是企业在已有产品的资源或者技术优势上进行的产品的相关多元化。相关多元化它可以是基于相关多元化产品拥有共同的上游原料,也可以是基于相同的技术优势。从行业生命周期来看,平台化与较高水平的一体化相似,主要发生在行业的成熟或衰退期,公司需要通过多元化产品增强公司盈利能力,提高抗风险能力,代表企业如台塑等。

集聚化:分久必合的集中度提高。每当行业发展进入成长期,行业中相关企业数量增多,市场供给极快增长。行业的供给过剩一般会导致行业产品利润下滑,行业企业竞争加剧,成本落后的企业得到淘汰。集聚化,是供给过剩、价格下行的必然趋势。集中度的提高,可以使得龙头企业通过调整自身生产保证产品的盈利能力,与上下游争夺议价权,代表企业如英力士等。

高端化:进入新的行业萌芽期。我们所说的高端化,是企业优化产品结构,进入高附加值的产品领域。从行业生命周期来看,一旦企业发展到成熟或者衰退阶段,企业的生存环境就会变差,而行业处于萌芽或者成长阶段,企业的生存环境相对较好,对于一个企业的来说,最好的产品结构应该是拥有各类行业生命周期的产品,通过高端化战略进入新的盈利性强的萌芽行业或细分子行业,有利于保证企业的高盈利能力。企业高端化的途径,主要也是技术突破和外延并购两种,代表企业如三菱化学。

重点上市公司。从海外化工巨头的发展之路上,我们总结了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即一体化、平台化、集聚化和高端化,对应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以及各类企业的发展情况,我们推荐关注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的化工企业,一体化代表公司万华化学和中国石化,平台化代表公司华鲁恒升和国瓷材料,集聚化关注荣盛石化、桐昆股份、恒逸石化、恒力石化、龙蟒佰利等,高端化关注金禾实业、巨化股份、飞凯材料、西陇化学、强力新材、江化微等。

化工行业发展趋势

石油时代已过100年,原油带来我们的不仅仅是能源,还有基于原油的各类化工产品,它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涂料、胶粘剂、有机玻璃、医药等。

在这100多年中,许多企业抓紧行业发展的先机,利用技术或资源优势,成为化工行业的开创者,又在全球化时代下通过成立合资公司、收购兼并等方式,进一步优化产品线,进行新的市场和新的行业,逐渐成为综合性的化工生产企业。

在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杂质评选的2016年前10大化工生产企业中,巴斯夫位列第一,此外还有陶氏化学、三菱化学等众多优秀的企业。我们后续将通过研究这些企业的发展路径,进一步阐述我们认为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即一体化、平台化、集聚化和高端化。

我们认为行业的发展趋势,无论是一体化和平台化,还是集聚化和高端化,都是企业为了保持健康发展,维持公司产品线盈利能力,降低产业链风险和行业波动风险所做的有益措施。它们的共通之处,就是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盈利能力。

化工巨头的成长之路

1、巴斯夫,一体化的领导者

巴斯夫是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巴斯夫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企业,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化工企业首位,2016年世界500强排名第88位。

在全球范围内的40多个国家与地区拥有超过160家的全资子公司或者合资公司。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575.5亿欧元,同比下滑18%,主要由于剥离天然气贸易及存储业务,净利润40.56亿欧元,同比增长1.7%。

多元化产品线打通全产业链。巴斯夫从染料产品出发,如今已经拥有染料涂料、基础化学品、塑料纤维、制药保健、农产品、水处理等多个产品线。目前,巴斯夫的产品线划分为基础化学品、特种化学品、农业解决方案、生活消费品和油气开采等,2016年分别贡献销售收入的23%、33%、10%、26%和5%,分别贡献EBIT的32%、35%、17%、26%和8%,未来公司将重点发展生活消费品、特种材料和农业解决方案等产品线,提高其在收入结构中的占比。

石油时代的践行者和开拓者。巴斯夫成立于1865年,当时石油时代还未来临,公司成立之初主要是经营颜料产品。从创立之初,巴斯夫就有着研发创新的企业文化,在颜料时代(1865-1900年间)先后通过自主研发或合作研发的方式开发出茜素、亚甲蓝、靛蓝和纯靛蓝等颜料,在“天然染料之王”的竞争中成为全球行业龙头。

随后,公司自主研发合成氨催化剂和合成氨装置,在产品线中增加了尿素和甲醇。在石油时代,公司自主研发出硫酸、煤制汽油、苯乙烯、合成橡胶、除草剂、聚乙烯、己内酰胺、合成纤维、维生素、可降解塑料等多种产品,并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进入了制药、油气开发、聚氨酯、电子化学品、水性技术与树脂、个人护理等行业。

纵向一体化方向:向上&向下。巴斯夫的发展始终贯行一体化的思想,在颜料时代,公司从自己的初始产品染料开始,在不断创新染料种类(茜素、曙红、正红、槐黄、靛蓝、巴斯夫纯靛蓝等)的同时,开始向上游拓展染料重要的原材料(硫酸、氯气、PTA),通过向上一体化获得原材料竞争优势,并开拓了新的业务领域。

之后的发展证明,硫酸、氯气、PTA不仅为公司主营产品染料提供了成本竞争优势,其本身也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利润和产业链进一步拓展的技术基础。在化肥时代,公司开发合成氨装置,并于1907年合作购买了位于德国马尔的奥古斯都·维多利亚煤矿,获得生产尿素所必需的煤炭资源,这也是公司一体化的重要体现。

在石化时代及全球化时代,公司并购了德国历史最悠久的石油与天然气公司之一的Wintershall,由此保障了石化原材料的供应,并沿着石化产业链不断向下游拓展新的产品,通过上游一体化保障原料供应及下游一体化拓展产品线,公司产品不断丰富,并进入了制药、电子化学品、催化剂、表面处理、个人护理等新行业。

综合巴斯夫一体化进程方向,我们认为向上一体化,尤其是购买基础原材料(煤油气等)是最简单的一体化方式,主要由于上游资源不具有专用性,行业集中度不高且区域分散,行业进入门槛较低,一般发生在现有产品市场竞争较激烈,需要向上一体化降低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向下一体化的关键在于下游产品的技术和市场门槛,需要配合技术突破或者通过收购已有公司获得技术优势,一般发生在自主研发能力较强、公司现有产品已处于成熟期且公司现金流稳定的情况下。

纵向一体化方式:自主研发&合作开发&外延收购。从巴斯夫的一体化进程,我们总结一体化的方式主要是研发或者收购。在巴斯夫发展前期,公司主要以自主研发进行纵向一体化,并且以向上一体化为主。公司当时生产的染料产品是高附加值的,竞争相对激烈,公司不得不通过推出新产品获得市场,并且向上整合,减少交易成本和降低原材料成本。

向上整合的资源一般不具有资产专用性,上游的集中度也不高。公司通过自主研发获得了发烟硫酸的替代工艺,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硫酸生产商。公司还研发了氯气液化技术,瓶装氯气也会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在巴斯夫发展的中期,尤其是化肥时代和合成时代,公司主要通过自主研发进行产品多元化,并在多元化的基础上向上拓展,保障原材料的供应。

巴斯夫作为行业的领导者和开拓者,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开发与公司原有产品相关的多元化产品,也是我们所说的“平台化”的体现。在全球化时代,公司更多地开始尝试合作开发和外延收购的方式进行,向上保证原材料供应,向下拓展产品,进行新的行业领域,并一度拓展了个人护理等日常消费品,打通了从原油到终端消费品的全产业链。综合巴斯夫一体化进程方式,我们认为在(细分)行业发展初期,通过自主研发进入高门槛的下游产品是常见且可行的,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合作开发可以更好地利用多方资源和技术优势,降低研发成本与风险,是行业研发领域的发展趋势之一。而在行业格局初步形成的情况下,企业通过收购进入下游或者新的细分行业才是风险较低的选择。

巴斯夫一体化:不仅仅是产品。在一体化战略中,巴斯夫纵向发展保证原材料供应和拓展产品线,通过兼并收购上下游企业,形成了庞大的生产链,并在技术优势上进行相关多元化,将业务拓展到制药、电子化学品、催化剂等多个领域,成为综合大型的化工品生产集团。巴斯夫认为一体化还包括生产技术、客户、员工、专利等一体化。

此外在巴斯夫的一体化战略中,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生产基地一体化,目前公司拥有6个一体化生产基地,包括德国路德维希港、比利时安特卫普、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弗里波特、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盖斯马、中国南京和马来西亚关丹生产基地。生产基地的一体化帮助巴斯夫极大地减少了运营成本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方便公司统一管理。

2、台塑集团:平台化的全面扩张

台湾地区最大的企业集团。台塑集团(也称台塑关系集团)为台湾地区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缘起于1954年创立的福懋公司,1957年更名为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塑”)。旗下事业横跨塑胶、纺织、石化、电子、能源、运输、工务、生物科技、医疗、教育等领域。

目前共计拥有台塑、南亚、台化、台塑石化等百余家关系企业,分别在台湾、美国、中国大陆、越南、菲律宾及印尼都设有工厂。台塑集团是台湾最大的工业集团,第二大民营集团,也是世界最大的石化企业之一,共有60多家子公司和事业部,经营领域横跨塑胶、化纤、货运、机械、医疗、教育等行业,在美国、印尼及香港等地设有6家海外分公司。

向下一体化解决初创困局。公司1954年成立之初,主要从事PVC粉工厂的生产,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小的PVC粉工厂。由于公司产量少,成本偏高,台湾又缺乏下游加工客户,产品出现较高库存,公司决定扩大产能降低成本,PVC产量从日产4吨提高到日产40吨,但依然无法很好解决库存问题。1958年,公司成立南亚公司从事PVC 管、胶皮、胶布等塑胶二次加工的生产,进行向下一体化以解决PVC库存问题。随后,为了消化南亚的二次加工品又成立新东公司生产皮包、皮箱、鞋类、窗帘、雨衣、吹气玩具等三次加工产品,进行再深一步的向下一体化,最终解决PVC粉滞销的困境。

向上一体化打通PVC全产业链。1960年,公司投资冬山电石厂股份有限公司,获得电石2000吨/月产能,1965年增设电炉乙座,电石产能提高为4000吨/月。1978年, 在美国得州兴建生产氯乙烯单体(VCM), 聚氯乙烯(PVC)及二氯乙烷(EDC)工厂;1981年, 台塑收购美国卜内门化学公司,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生产二氯乙烷和氯乙烯单体的工厂, 以及收购斯坦福化学公司在特拉华州生产聚氯乙烯工厂。1986年计划兴建轻油裂解厂(乙烯45万吨、丙烯22.5万吨、丁二烯7.5万吨)。1989年投资美金1亿元成立台塑美洲公司(FPCA),筹建IEM碱氯厂(液碱63.3万吨/年、氯气57.1万吨/年)及EDC厂(60万吨/年)。

基于炼油基地的平台化扩张。公司在向上游进行一体化进程中,建立了台湾唯一民营之炼油厂及轻油裂解厂,公司以此为基础向下扩张产品线,利用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进行平台化扩张,几乎涉及到基础化工产品的各个方面。除了乙烯、丙烯、PVC 粉及塑料加工事业外,公司还生产液石咸、VCM 、EDC、MBS、POM、LiPF6、NF3、HDPE、LDPE、EVA、LLDPE 、PP、AN、MMA 、MAA 、ECH、MTBE、B-I、DOP、AE、ABS、PS、PC 、PTA 、SM、PTMG 等数十种石化中间原料,每一种产品在台湾市场的占有率都名列前茅。

本文:深度好文!从海外化工巨头成长之路看行业发展趋势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信息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新公司建账做账报税下一篇:

5 人围观 / 0 条评论 ↓快速评论↓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