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秒到账,为什么借钱越来越容易?背后的生意链内幕惊人!(上市公司信用贷款,关键词优化)

时间:2024-05-03 05:41:47 作者 : 石家庄SEO 分类 : 关键词优化
  • TAG :

    %E8%B4%B7%E6%AC%BE%E7%A7%92%E5%88%B0%E8%B4%A6%EF%BC%8C%E4%B8%BA%E4%BB%80%E4%B9%88%E5%80%9F%E9%92%B1%E8%B6%8A%E6%9D%A5%E8%B6%8A%E5%AE%B9%E6%98%93%EF%BC%9F%E8%83%8C%E5%90%8E%E7%9A%84%E7%94%9F%E6%84%8F%E9%93%BE%E5%86%85%E5%B9%95%E6%83%8A%E4%BA%BA%EF%BC%81

最近猫哥发现几个有趣的现象:借钱越来越容易了,监管部门对借款的用途要求越来越多了。

随便搜一搜会发现,各种借贷APP层出不穷,甚至银行也在大力推消费信贷。但近期,银监会、人民银行陆续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方开展风险排查,严格监控消费贷资金流入房地产。

这两者有什么关联?

首先,我们要普及两个概念:

● 什么是消费贷?

消费贷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采取信用、抵押、质押担保或保证方式,借钱给个人消费者。包括,不限于个人旅游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个人短期信用贷款、个人小额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汽车贷款等等。一般额度是几十万,高的能到百万。

● 什么是现金贷?

现金贷,就是“小额现金贷款”的简称,是金融机构借钱给个人,主要面向的是传统金融机构(银行)无法覆盖的借款群体,比如蓝领、学生等人群。一般就几千块钱。前者是较大额,主要是白领人群;后者是小额、高频,主要是“急于周转”的中低收入人士、学生。

表面上看,无非是大家都在拼命放贷给老百姓而已,但其实,这其中隐藏着一个链条,通过消费贷、现金贷,所有人都找到了一条“钱生钱”的路径。

01

向银行借钱从未如此容易

在2013年以前,个人向银行借钱还很麻烦,一般人都借不到。即使是消费贷,当时银行的消费贷大多只贷给公务员及教师等体制内的人士,而且算下来,年化利率多在10%以上。那时候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公务员、老师从银行贷出钱,转身就放给高利贷,高利贷再放出去,大家赚息差。

到了2015年,消费贷、现金贷业务井喷,以“普惠金融”、“消费金融”的名义,各家机构是疯抢市场,不断拉低门槛,以往只是少数人“享受”到的借钱,现在是人家送上门来。随便搜一下,就能找到无数的APP:

在很多APP里,消费贷、现金贷业务都有,真是“老少咸宜”。目前消费贷、现金贷的生意,在一二线城市以线上为主,三四线城市以线下为主。创业公司、上市公司、银行都有此项业务。各种现金贷、消费贷公司是卯足劲电话营销和线上推广。

说到底,所有金融结构无论是银行还是互联网金融平台,做的都是“吃利息”的生意,越来越多的用户倒向互联网借贷时,银行也是着急,所以,面对火爆的消费贷市场,银行也是按捺不住。

相比起资本金不多,“小打小闹”的互联网金融机构,银行要财大气粗得多,猫哥常用的一个银行APP,经常推送这样的产品,相当诱人:

前段时间,在银行只要提供的稍微正规点的单位出具的收入、流水证明,就能办理到上百万的消费贷款,利率是基准利率,还贷方式参考房贷。除了此类大额的消费贷款,在各家银行的APP,只需手机号、身份证号就能“极速”借到钱,最高额度能到30万。

借钱是越来越容易了,但是,再容易的借款也是需要利息的,那么,都说经济不是很景气,大家借钱用来干嘛呢?难道仅仅是消费升级?

02

大额消费贷款流向楼市

如果你能从银行贷出上百万,显然你不会用来买家电、旅游等消费,事实上,你也花不了那么多钱。所以,面向高净值客户的大额消费贷款,很显然会流向“投资”。

比如,猫哥认识广州的一位朋友,刚刚拿到某银行100万元的消费贷款。在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协议里明确有不可以用做炒股、购房等投资类行为的约定,这也是所有标准合同必须的条款,也是监管三令五申的。

但实际上,这笔贷款就是用来投资的,所谓的“投资”也就是买楼。那么,怎么绕开监管呢?因为现在的监管要求必须提供消费凭证,每笔钱花到哪都需要给凭证,并且账户资金流向还需要接受监控。此外,如果要申请房贷,名下是不能有消费贷款,必须先还清。

但要应对的办法也特别简单:

【1】以别人的名字贷款,找个熟人让他贷,然后跟他签借款协议;

【2】不再做房贷按揭的银行贷款,尽量找小银行申请;

【3】接受高些的利率,向小贷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借;

如果是在银行申请到大额消费贷款,是不能直接进入房产交易的,必须绕下弯子:

取现;买发票;中介组织帮忙提供凭证等等。

经过以上操作,就能清清白白将消费贷款用来投资房产了。猫哥向银行咨询了下,目前,银行的消费贷款的利率是在基准利率上浮10%左右,最长期限是10年,还款方式是等额本息。

这一利率和还款方式跟房贷一样,仅仅是期限不如房贷时间长。从利率和期限结构来看,简直是用来“投资”房子的“居家旅行必备”!

所以,银行的消费贷款违规进入房市的这规模有多大呢?

根据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全国居民短期消费贷款流入楼市现象研究》,今年3月以来,新增异常短期消费贷款金额约3700亿元,预计其中至少有3000亿元流向楼市,约占新增短期消费贷款总额的30%。

随着房地产调控逐渐升级,监管也在严查消费信贷流向楼市,截至目前,已有北京、江苏、深圳、广州等四地先后发文,严查消费贷等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某媒体报道称,深圳有业主被银行查出用了480万的消费贷买房,需要提前还款。无奈之下只好把房子卖掉换钱,提前将消费贷还回去。

有些银行也逐渐停掉了面向老百姓的消费贷款,只贷给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的人士。

03

套一层手套,一石多鸟

当银行停掉大额消费信贷后,现在力推的是信用贷款,随借随还,一年期最高30万元,随借随还,年化利率最低5.25%,本金利息一次性全额缴清。

面对一线城市的高房价,30万并不多。但同样可以钻空子,只需多找几个人来办理,积少成多就能凑够几百万。

其实,从利益上说,相比起高达上亿乃至上十亿的企业贷款,银行对消费贷款要放心得多,只要不是被骗贷,一般都不会成为不良。银行是最怕的就是逾期,最怕逾期成为“不良”,因为这会直接影响银行的经营状况,搞不好辛苦几年的利润都会被一笔不良企业贷款全部“吃掉”,所以,银行的风控措施很多。

现在企业对公贷款不好做,企业不急于扩张,即使拿到贷款也是投资房产和购买理财,比如目前上市公司就购买了大量理财产品,你没法强迫企业拿钱去搞无效投资,万一投资失败就会成为坏账了。所以,仅仅出于经营角度,银行也纷纷把业务转向消费贷,“小额”的消费贷可以分散风险。

企业会破产,但根据现行法律,个人是无限责任,没法“破产”的,再不济,银行可以查封拍卖其物业,也就是房子。

如果银行自己因为严格监管不能再大规模做消费贷业务,也很简单,通过放贷给小贷公司、互金平台,让它们再放贷给用户。办法是:

【1】打包一个信贷资产包,转让给合作银行。银行在接到信贷资产包后,进行拆包逐笔审批,审批完成后,银行将此信贷资产包买下来,列为银行表内业务,而银行购买信贷资产的资金则会转入小贷的归集账户里,可以循环贷款。

【2】将信贷打包发行ABS产品在公开市场发行,银行等机构购买。

甚至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石多鸟的办法:

【1】银行绕开了监管,表内表外干干净净;

【2】脏活累活甩给了小贷公司、互金平台,让它们来完成催收任务;

【3】小贷公司、互金平台也获得了高收益。

在中国,做催收很麻烦,尤其是银行,身为正规机构,不能做得太过分,否则用户会投诉甚至产生社会影响,影响银行的声誉,谁也不想出用户“被逼死”的事情。

但小贷公司、互金平台不怕。

首先,它们不怕逾期,甚至用户逾期了它也还有钱赚。因为用户逾期,它可以收取各种名目的“逾期管理费”,这比利息更高。

举个例子,比如刚才猫哥借的那1500块钱,如果逾期,逾期费很可能是每天150块钱。逾期一个月,不算本金和利息,单就逾期费就4500块钱。这样一算,连本带利可能高达7500块。

简直暴利。

如果大家都逾期一个月,基本上只要能收回30%客户的钱,放贷公司就可以活的很好很好。从概率上来说,也不可能存在30%以上的逾期。

在催收方面,相比起银行的电话催收,小贷公司、互金平台的催收方式要更“多元化”,比如“无敌追命call”,比如告知借贷者家属、朋友、同事,等等。这些银行不能干也不敢干的事情,都由小贷公司、互金平台来干,银行只管管理好这些公司。

从这一逻辑来说,加强监管后,要借钱只是成本更高而已。

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别忘了动动手指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您的朋友!

本文由大猫财经(ID:caimao_shuangquan)提供

本文:贷款秒到账,为什么借钱越来越容易?背后的生意链内幕惊人!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信息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A股上市公司2017年报解读下一篇:

2 人围观 / 0 条评论 ↓快速评论↓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