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背后有诈骗陷阱:团伙冒充专家卖“假药”(上海免费公司注册,关键词优化)

时间:2024-04-29 05:50:15 作者 : 石家庄SEO 分类 : 关键词优化
  • TAG :

    %E2%80%9C%E5%85%8D%E8%B4%B9%E2%80%9D%E8%83%8C%E5%90%8E%E6%9C%89%E8%AF%88%E9%AA%97%E9%99%B7%E9%98%B1%EF%BC%9A%E5%9B%A2%E4%BC%99%E5%86%92%E5%85%85%E4%B8%93%E5%AE%B6%E5%8D%96%E2%80%9C%E5%81%87%E8%8D%AF%E2%80%9D

利用消费者对健康的渴望,通过在一些报纸上刊登免费赠送治疗糖尿病、痛风病仪器的广告,吸引患者打电话咨询,再冒充医院专家向患者推销药品,并声称可以治疗治愈疾病,还可以报销费用,以此诈骗他人钱财。短短两年间,被害人涉及全国31个省市,累计涉案金额2600余万元。近日,李某、吴某、邓某等10人因涉嫌诈骗罪被湖南省常宁市检察院批准逮捕。

以免费领取礼品为饵

今年38岁的李某是湖南衡阳人。2013年之前他一直在北京的一些医药公司做医疗代表销售医疗器材,回到衡阳后,与他人一起登记注册了衡阳顺收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顺收公司”),同期,他还用别人的身份证在北京注册登记了“北京顺华振兴医学研究院”,与衡阳公司做业务对接使用。

李某等人以顺收公司为依托,在衡阳市区租用三处房屋作为工作场所,向其家庭及亲友、社会广泛招募人员,并采取公司化运作管理模式,内设各个部门,有专人负责采购、网络电话改号、话术培训、宣传推广和患者信息购买等各项工作,先后设立糖尿病科、痛风病科和肝病科等机构。

为了提高业务量,李某等人在各大报纸、网络上刊登免费赠送治疗仪的广告,并留下领取礼品的热线电话,吸引一些人打电话咨询。负责接电话的话务员则会登记好来电人员的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再一步一步将被害人拉入早就设好的诈骗陷阱。

冒充专家卖“假药”

顺收公司成立后,林某等人先后纠集了邓某阳等十几人组成电话诈骗团伙,主要通过电话营销的方式与被害人联系。顺收公司获取客户信息后,公司员工则冒充北京相关病情研究院、研发部的主任和专家,通过改号软件将顺收公司的电话改成010(北京区号)开头的电话号码打给客户,介绍治疗仪的使用方法,并告诉被害人治疗仪需要配合耗材、药物进行辅助治疗,推销声称具有治疗糖尿病、痛风病等功效的研发产品,并进行一次销售。

在获取被害人身体状况等详细信息后,又通过回访的方式冒充北京市“中科院”的“马芳”等专家、教授身份向全国各地的糖尿病、痛风病、肝病患者推销药品,夸大疗效,诱使被害人对自身的身体状况和产品功效陷入错误的认识,欺骗受害者花钱购买后续治疗仪和贴片等相关耗材和药品等,进行二次销售。而实际上,这些产品并没有其所宣称的疗效。

如果被害人觉得药物贵了不想买,他们还会编造一个可以报销医药费用的途径,收取建档费、封档费,引诱被害人不断交钱。在此期间,顺收公司会拿出一部分钱来退给当事人,让当事人相信从顺收公司买药可以报销,达到让被害人继续购买药品的目的。

采取货到付款模式

提高“可信度”

“随着网络购物的盛行,货到付款已经成为人们进行远程订货、非当面交易的一种方式,受害者认为卖家能货到付款,说明商品质量值得信任,倘若快递过来的货物不满意,也可以不签收不付款,怎么样都不会亏。”承办检察官介绍说,他还表示,犯罪嫌疑人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一心理。

顺收公司为了不引起被害人的怀疑,提高诈骗“可信度”,他们联系北京的快递公司,实行货物周转。即通过物流公司先将供应商提供的治疗仪和药品发往北京,由顺收公司向北京的快递公司提供客户名单信息,再由快递公司按他们的要求发送给被害人,并收取货款,以此来打消受害者的疑虑。

顺收公司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保健品摇身一变成为了治疗糖尿病和痛风病的特效药,按摩仪变成了治疗仪。他们以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的方式,实施诈骗活动。

检察机关立案监督

犯罪嫌疑人落网

年初,年近七旬的老尹因购买假药被骗一事到常宁市检察院反映情况。称其于2014年9月1日从报纸上看到免费赠送痛风病治疗仪的广告后,拨打电话至诈骗团伙,对方自称是北京顺华振兴医学研究院,声称他们的治疗仪能将尹某的痛风病治好,并且还能全额报销费用。老尹就这样陷入了骗局。

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老尹先后因购买药品及治疗仪被骗15次,被骗金额为10.7万元。经过调查、梳理分析在案证据及法律法规、相关判例,常宁市检察院认为,该案符合诈骗罪的立案条件,遂启动立案监督程序,指导其收集保存证据,并于年8月1日向公安机关发出《立案通知书》监督立案,同年8月30日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近年来,各种侵财类案件高发,利用通讯工具、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案花招屡屡翻新,检察官提醒广大民众提高防范意识,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在获知免费领礼品的信息时应冷静思考,谨慎应对,切勿钻进犯罪分子设下的圈套,遇到诈骗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来源:检察日报)

大家都在看

工商抽检遭遇不配合,无印良品想瞒什么

为何选购一个靓号要预存72000元话费?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执行编辑:黄星蓉

本文:“免费”背后有诈骗陷阱:团伙冒充专家卖“假药”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信息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会计?财务?税务?傻傻分不清楚下一篇:

3 人围观 / 0 条评论 ↓快速评论↓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