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概念2年多来,我国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景何在?(数字创意产业发展趋势,关键词优化)

时间:2024-05-02 16:22:17 作者 : 石家庄SEO 分类 : 关键词优化
  • TAG :

    %E6%8F%90%E5%87%BA%E6%A6%82%E5%BF%B52%E5%B9%B4%E5%A4%9A%E6%9D%A5%EF%BC%8C%E6%88%91%E5%9B%BD%E6%95%B0%E5%AD%97%E5%88%9B%E6%84%8F%E4%BA%A7%E4%B8%9A%E5%8F%91%E5%B1%95%E7%9A%84%E5%89%8D%E6%99%AF%E4%BD%95%E5%9C%A8%EF%BC%9F

张振鹏

数字创意产业是高新技术与人类创意融合发展的成果,既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文化|旅游|创意|体验

数字创意产业是2016年在《“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提出来的概念,其中提到“到2020年,形成文化引领、技术先进、链条完整的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格局,相关行业产值规模达到8万亿元”。两年多的时间里,数字创意产业发生了哪些事儿?

非常道创意评论:数字经济还在积蓄能量,但已广受重视。如四川最近就公布了以电子信息等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和数字经济为主体的“5+1”现代产业体系。数字创意注重技术与文化的融合,在产生经济价值的同时,还会释放文化力量。

数字技术与创意产业的结晶是数字内容,竞争的是内容——内容为王,发展到最后,实际上可能跟数字技术无关,只跟文化相关,只跟创意相关。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什么是数字创意产业?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近期发布的《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中有这样的表述:

数字创意产业的特征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是数字技术,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成像、裸眼三维图形显示(裸眼3D)、交互娱乐引擎开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基础,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技术为支撑;另一方面是数字内容,包括网络文学、游戏、动漫、影视、演绎娱乐、音乐、摄影、美术、创意设计、出版发行、在线教育、VR等构成了数字创意产业的内容内涵。

“文化娱乐与网络的融合,不是一个新鲜事物。”自2000年的网络泡沫以来,我们经历了门户网站、BBS、贴吧、网游、电商、知识付费等浪潮。其实,我们绝大多数文化消费都是在网上进行的。新元文智智库董事长刘德良说,以前大多数文化消费集中在PC端,而今的文化消费逐渐迁移到手机端。“数字创意产业是包括数字文化内容的生产、传播、相关的平台、设备等在内的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同时,在数字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平台型、内容型、服务型、技术服务型公司。“比如,已经上市的爱奇艺等平台,未来像斗鱼、映客、花椒直播等也有可能上市。”

后发优势明显

全世界的数字内容产业都处在新兴阶段,而中国的相关行业呈现出后发优势。近几年,我国付费用户年均增长超过100%,包括数字音乐在内的付费用户规模在大幅增长。数字游戏领域,中国也超过美国了,体量将近是美国的两倍。

从过去看,中国人习惯了网络免费的日常生活。在网络走进千家万户之前,我们消费者的思维也还是“免费模式”。举例来说,在电视时代,为频道定期支付费用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但是在中国,电视主要依靠广告盈利,节目对大众而言是免费的。

然而,数字创意产业的商业模式转变了。

一是,从以前靠免费的广告模式,逐步转向用户直接付费的商业模式。付费用户由原来的注意力经济模式逐渐走向内容经济,从流量经济走向付费经济。

二是,在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中,经济学意义上的规模效益、边际收益递增也更为突出了。举例来说,数字音乐与唱片音乐相比,后者无法抵消制作和传播成本。但在数字音乐时代,每增加一个单位音乐的传播和复制,成本几乎为零。也就是说,边际成本等于零,但边际收益不断递增。

因此,从总体来看,这是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呈现出的后发优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5%;其中,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增长30.3%。年,全国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0.8%;其中,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增长34.6%。

引领新消费

时至今日,我们越来越分不清新旧产业的界限,数字技术在其中“推波助澜”。当有一天,所有文化产业与网络技术融合得天衣无缝时,网络文化产业的概念也将失去意义。

但目前,随着数字技术不断地迭代,数字技术要与内容、网络平台相结合,才能产生效果。陈少峰认为,在此时,数字技术有点像一个入门条件。“现在的情况是,大家入门了,比拼的不是技术了,而是技术的创新能力,做平台的能力,以及整合内容资源的能力等。”

年6月17日,在上海梅德赛斯-奔驰文化中心举办了一场虚拟人物演唱会。演唱会采用的是全息投影技术,更令人惊叹的是,目前已有诸多原创内容用户(UGC)为其创作了1万多首歌曲。

“这个虚拟人物就是这样真实存在了。”陈少峰表示,结合我们的生活方式、消费需求,网络文化产业也是一种消费升级。在平台为王的时代,大型网络公司掌握了领先的数字技术。因为他们不断突破数字技术各种可能的限制,追求更大的可能性。他们有技术、平台、数据。好的内容都向大平台奔去。反之,只有头部平台会有头部内容,形成良性循环。头部内容有了好平台的支撑,才能让人们看到好内容。

面临两大困境

“平台为王,最大的问题在于精品内容可能会减少。”陈少峰表示,一方面,网络平台会“店大欺客”,另一方面,网络平台参与制作内容的力量有限。“举例来说,一个平台把过去攒下来的钱投资网络剧,如果第一部的利润较少,可能第二部就做不下去了。”所以,最大的问题是平台为王往往带来的是内容不为王。

同时,网络的发展对传统产业带来很大冲击,传统行业如何进入网络文化产业仍是难点。事实上,只有精通网络才能实现融合。而融合就是要成为这个领域的行家,要做得比别人出色才行。

总体来说,传统文化企业进入网络文化产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好内容不够多,二是传统企业进入网络文化产业的进展并不顺利。

上述内容是目前数字创意产业在中国发展的现状。不过,大多数人普遍认为数字创意产业的难点集中在高质量人才稀缺,中小微文化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精品内容稀缺等方面。

建立数字文化银行

“2016年以后,感觉钱紧了,投资人的要求更高了。”即将获得A+轮融资的DNV音乐集团总裁李权告诉《经记者,“我与私募基金经理和创业的朋友交流时,发现投资机构募资相比之前难度大了,天使轮越来越难拿。”投资人出钱越来越谨慎,因为他们在寻找优质项目。

一方面,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基调下,金融机构逐渐收紧钱袋子。另一方面,基于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金融机构更重视可抵押资产和可还款来源等风控手段,金融服务手续繁琐,贷款周期较长。所以,在数字创意产业中,大量的中小型内容生产企业、技术服务企业等难以获得银行的支持。

未来随着5G时代的到来,将有更多商业模型涌现。全国有数百万的网红、短视频创作者、自媒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数字创意产业中。这些业务是基于数字资产进行生产、传播、交易的。

“阿里巴巴成立的网商银行是基于平台上商户的数据、现金流来进行风险控制的。”新元文智智库董事长刘德良向记者建议,“我呼吁通过成立数字文化银行创造新的金融服务模式,为数字创意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便捷,贷款金额可根据企业需求的金融服务。”

2016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银监会《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民营银行步入了常态化发展,民营银行门槛正式放开。

内容质量是第一要务

很多消费者喜爱日本动漫,当寻问他们喜好的原因时,作品质量是第一评价因素。春风画社CEO崔佳璐向记者分析:“毕竟日本是分镜漫画的发源地,起步早,有成熟的管理运营操作体系,始终属于行业标杆,基本上市面上所有的故事漫画内核都是学的日本技术。做出来的作品成熟、水平高,当然好啦。”

事实上,内容供给也是数字创意产业的短板之一。原因在于:

一是,技术发展过快,而内容创新是一个长期慢慢积累的过程。这两类创新的步调不太一致。

二是,传统内容制作机制,导致其作用的发挥变得有限。在文化改革的过程中,杂志、报纸、出版社、电视台等传统内容生产方的内容生产受到极大的影响。

三是,内容管理的标准仍不稳定。

高质量人才稀缺

与欧美、日本的音乐产业相比,无论是从业人员的素质、技巧水平,还是听众的审美,以及大众的版权意识、知识付费意识等各方面,我们都落后他们很多。因此,包含原创音乐人在内的整个音乐产业各环节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提升。

人才稀缺的还有动漫产业。我国与美国、日韩存在较大差距。《大鱼海棠》制作公司彼岸天的制片人陈洁认为,

一方面,动漫、动画行业均处于发展初期,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建立,专门针对动画电影的前期创作,高校很少有相关的专业,优秀的导演、编剧、制片人匮乏且散落于各个公司。中后期制作人才数量逐步增加,但对于高品质二维动画的中期制作,国内人才明显不足,需要寻求国际合作。

另一方面,动画人才外流也十分严重,一定程度人才外流到影视、游戏行业。

近年来,我国明星片酬过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好演员稀缺。对于数字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魏鹏举建议,国家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设立硕士专业,培养专业人才。

在传统媒体慢慢萎缩的情况下,媒体融合就是让人才尽量往新媒体方向发展。现在新媒体里面,平台领域里面做得好的有很多是来自传统媒体的。“我建议,全国的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融网行动的教育,教他们如何融入网络,融入新媒体,这也是帮助他们提高就业能力的基本技能。”陈少峰如是说。

▽免责声明▽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经济》杂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对作者深表敬意,若有侵权请联系署名或删除。

相关内容

如何打造旅游文创产业的吸金模式

新时代新作为:“上海文创50条”推动文创产业创新发展

本文:提出概念2年多来,我国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景何在?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信息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全国首家政企合作服务中心,打造企业服务新规则下一篇:

5 人围观 / 0 条评论 ↓快速评论↓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