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信息管理,财务人必备知识(财务会计信息,关键词优化)

时间:2024-04-30 18:51:23 作者 : 石家庄SEO 分类 : 关键词优化
  • TAG :

    %E8%B4%A2%E5%8A%A1%E4%BF%A1%E6%81%AF%E7%AE%A1%E7%90%86%EF%BC%8C%E8%B4%A2%E5%8A%A1%E4%BA%BA%E5%BF%85%E5%A4%87%E7%9F%A5%E8%AF%86

财务信息管理的原则

编辑

财务信息管理的原则为了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建立和完善科学、高效的财务信息管理机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

1.合法合规性原则

财务信息管理应当符合《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统一制定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

2.真实、及时性原则

财务信息必须具备两大特点:一是真实可靠;二是及时准确。企业财务信息是决策的依据,因此,企业财务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并按规定及时向主管财政机关及有关各方提供财务信息资料,不得借口拖延。

3.适用性原则

财务信息管理应根据财务信息的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对影响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可能误导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重要财务信息,应当充分、准确地披露。同时,财务信息管理必须具有方便、快捷、简单、适用等特点,并能满足有关各方的需要,提高财务信息利用效果。

4.安全有效性原则

企业对外提供财务信息,信息使用者使用财务信息,都应当依法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财务信息安全,不得非法利用和传播企业财务信息。

财务信息管理的内容

编辑

新财务通则吸收和引进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结合我国实际,明确了企业信息管理的内容。财务信息管理的内容包括五部分:信息化财务管理、企业资源计划、财务预警机制、财务评价和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1]

(一)信息化财务管理

1.信息化财务管理概念

信息化财务管理也称为网络财务管理,是企业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为手段,以财务管理模型为基本方法,以会计信息系统和其他企业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为主要依据,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实时处理、预测、分析和判断的活动。其实质是全面实现财务、业务流程数字化和网络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财务信息资源,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的管理和集成运作,以提高企业整体决策能力和竞争能力。

2.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处理系统

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处理系统也称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企业信息化财务管理工具。这一软件可以跨部门使用,实现随销存业务与财务的一体化管理,使企业各种经济活动信息充分共享,消除信息“孤岛”现象。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处理系统集成了固定资产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存货管理等财务管理功能,并包含了对成本控制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部分内容。因此,系统对企业加强采购环节的资金控制、减少库存,加强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减少坏账损失,强化预算控制以及加强企业资产管理等,都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1.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概念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是现代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企业信息化管理工具,采用该种方法可以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甚至跨公司整合信息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对企业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该系统主要有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三大功能,在企业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前提下,整合企业内部主要乃至所有的经营活动,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生产计划管理、物料管理、销售与分销等主要功能模块,以达到效率化经营的目标,实质上是高度集成和标准化的企业管理系统。

2.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财务信息系统一直是企业实施ERP时关注的重点,财务管理是ERP的核心模块和重要职能。目前,在ERP系统中,吸收了国际先进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财务系统不仅在各模块充分集成,而且与供应链和生产制造等系统也达到了无缝集成,改善了财务管理流程。财务管理模块完成了从事后财务信息的反映,到财务信息处理,再到多层次、全球化财务管理支持的转变。强调了面向业务流程的财务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控制,支持基于网络的财务信息处理和企业的全球化经营,全面地提供财务管理信息,为战略决策和业务操作等各层次的管理服务。

(三)财务预警及预警机制

1.财务预警的含义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容易发生财务危机,即因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导致经营出现困难甚至破产的情况。财务预警就是利用多种财务指标来测度企业财务状况偏离企业正常经营轨道的程度,当偏离较大时,发出财务警戒信号的过程。

2.财务预警机制

财务预警机制是企业选择重点监测财务指标,确定财务危机警戒标准,监测和发现财务危机是否出现,以便于警示有关管理人员,有关管理人员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企业财务运行的潜在问题,并提出防范措施的一种制度安排。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有危机意识,须要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及时采取措施化解财务危机。

(四)财务评价

1.财务评价的概念

根据企业财务通则的规定主管财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企业财务评价体系,要求主管财政机关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财务评价体系,以客观公正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社会贡献。现代企业财务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不等于企业利润最大化。财务评价是主管财政机关运用一定的方法,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和成果进行定量和定性两方面的评估,用以分析和判断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

2.财务评价的意义

(1)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建立企业财务评价体系不仅是企业微观管理的需要,也是财政宏观管理的需要。对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而言,政府及有关部门正确的经济决策,建立在把握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基础之上。微观经济运行正是宏观经济运行的基础,对于企业财务的评价与分析,真实地反映了微观经济的运行状况,从而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科学的经济决策提供保证。

(2)使投资者对企业的经营有较全面的了解企业投资者根据财务评价的结果能较全面和系统地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同时根据财政部门的财务评价结果,建立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主管财政部门的财务评价结果还为企业潜在的投资者提供了进行合理投资的依据,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3)为债权人的贷款决策提供全面的信息债权人最关心的问题是企业按时还本付息的能力,企业的财务信息恰恰反映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经营情况,通过主管财政部门对企业财务的评价结果,债权人可以清晰地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还本付息的能力和企业的信用水平,为债权人贷款的决策提供了充分的信息,有利于债权人降低信用风险,避免造成较大的损失。

(五)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

1.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的概念

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是指主管财务机关运用一定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进行考核分析,并对其有效性作出评判。针对我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不健全的实际情况,主管财政机关要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合法性、健全性和实效性进行评估,并对社会公布,以引导和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2.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的必要性

(1)有利于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制度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企业自主开展财务活动的保障,建立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实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评估,有利于企业内部建立健全财务控制制度,保证财务制度的实施与控制。

(2)保证主管财政部门履行对企业的管理职能建立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企业内部控制是基础,但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管理、监督和控制也决不可少,对于企业来讲,政府的监督尤为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内部控制是国家宏观控制的组成部分。政府要以法律为手段,加强宏观控制,打击和遏制经济犯罪,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企业内部就是通过治本式的监督检查,确保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增值,进而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预防和控制违法违纪行为内部财务控制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有效的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强有力的监督功能,检查公司的管理控制效果,验证企业经营层和财务负责人是否有效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职能,评价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评价内部控制系统设计及运行是否良好,帮助组织实现目的。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大大增强公司的约束力,尤其在舞弊的预防检查与报告方面,会比社会审计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发现舞弊迹象,保证公司整体利益的实现。

3.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企业的目标得以实现。财务控制作为一种财务管理职能,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为企业的总目标服务,制定并严格执行科学合理的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科学的业务流程,要求每项业务都要经过既定的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办理一定的手续,以确保这些经营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2)客观性原则

规章制度是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规范,既是企业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和标准,又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因此,企业都应依据自身的业务特点、机构与岗位的设置等方面的情况,科学设计并严格遵守各项业务流程,以防止业务活动出现错弊、确保其高效完成,从而使各个岗位上的员工都明确了解在各种情况下应该做什么与怎么做,不该做什么与不该这么做。

(3)经济性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的手段必须是必要的,没有多余的。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能从强化的内部控制中得到更高的收益,因此,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所获得的价值应大于所需费用。

(4)充分性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的及时性是指借助会计以及审计部门的功能,使经营者及时了解企业整体及经营运作的来龙去脉、资金的运作情况和经营成果,并及时评价和调控其经营活动。通过及时、系统、科学地收集、处理、存储与企业经济活动有关的统计数据,科学有效地分析评价,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企业内部控制的及时性能使企业管理层及时发现企业经营中出现的偏差,保证目标的实现。

(5)协调性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的各种手段在功能、作用、方向和范围方面不能相互制约,而是要相互配合,在单位内部形成合力,产生协同效应。合理设置组织体系,需要对各个机构和岗位,分别授予其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权力、分清各自的职责,使每一项业务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机构和管理人员负责,从而使整个企业的组织体系在相互制衡的前提下协调高效地运行。

(6)及时性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的及时性是指及时发现偏差,并能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应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况,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效。

(7)适应性原则

财务控制应能反映组织结构,同职位相适应,并反映所制定的有待实施的计划。每位企业管理人员应明确了解自己在整个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相关性,根据既相互牵制、又相互促进的原则,使每一项经营活动的处理过程不是由一个机构或岗位单独完成,而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机构或岗位在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完成。

(8)灵活性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含有足够灵活的要素,以便在出现任何失常情况下,都能保持对运行过程的控制,不受环境变化、计划疏忽、计划变更的影响。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科学的决策程序,其是科学的业务流程的核心内容。诚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在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确立的,也应当随着企业内外部条件的不断变化而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

4.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是指主管财务机关运用一定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进行考核分析,并对其有效性作出评判(这一定义取自《企业财务通则》解读的内容)。针对我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不健全的实际情况,主管财政机关要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合法性、健全性和实效性进行评估,并对社会公布,以引导和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1)合理的组织结构

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即科学合理地设置企业内部机构与岗位、确定机构与岗位职责以及各个机构、各个岗位间的相互关系,是对人流、物流、信息流实现有效内部控制的基本前提。换言之,恰当组织结构的确定,应当以本企业的产业及生产经营特点、企业的规模、企业所处的成长阶段、企业员工的素质、企业所处的文化背景及本企业文化状况、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与经营战略、企业的外部环境等因素为依据。

(2)快捷的信息管理

本文:财务信息管理,财务人必备知识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信息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国货担当-深圳最牛的十个品牌下一篇:

3 人围观 / 0 条评论 ↓快速评论↓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