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视频没流量,短视频难变现,怎么办?(不要与趋势作对博客,关键词优化)

时间:2024-05-02 21:42:37 作者 : 石家庄SEO 分类 : 关键词优化
  • TAG :

    %E9%95%BF%E8%A7%86%E9%A2%91%E6%B2%A1%E6%B5%81%E9%87%8F%EF%BC%8C%E7%9F%AD%E8%A7%86%E9%A2%91%E9%9A%BE%E5%8F%98%E7%8E%B0%EF%BC%8C%E6%80%8E%E4%B9%88%E5%8A%9E%EF%BC%9F

在刚刚过去的两天,很多朋友都看到了三声正在筹备的“新文娱·新消费”年度峰会,在不少小伙伴的强烈要求下,我们也放出了第一批盲售门票,很快就被抢空。现在,峰会的日程正在讨论和筹划中,很快就会和大家见面了。

其实,除了筹备三声主办的年度峰会,这两天,我们还参与协办了10月10-11日,在山东济南举行的首届中国新媒体发展年会。

主管部门领导、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等一系列央媒的新媒体中心负责人,以及各个省市地方报业、电视台的新媒体负责人,国内头部新媒体负责人共500余人参加了这次年会。

从年会讨论以及会后的交流来看,电视台们普遍对于长视频和短视频的结合有强烈的需求和兴趣,而短视频机构则普遍关注如何更好的变现。

在两天的年会上,三声联合创始人贾晓涛作为对话嘉宾,与央广网副总裁伍刚、新榜COO李建伟等央媒、新媒体大咖一起探讨了媒体融合的话题。此外,三声还主办了以“质与量在风口的撞击”为主题的网生内容论坛。

在两天的年会上,除了主管部门以及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央媒新媒体负责人的分享,以爱奇艺、微博为代表的市场化平台以及蜂群文化、大禹网络、洋葱视频等头部短视频机构的分享,也颇有干货。我们特地摘录部分内容,供大家了解、参考:

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拐点下的互联网视频

大家知道,无论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今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拐点。宏观形势下都知道,中国的经济已经开始从更快向更好发展,从数量向质量发展,同时我们遭遇很多不可预期的挑战,比如中美贸易战,复杂的地区形势,造成我们很大的不确定性。

第二个中观,我们的行业,尤其影视行业,今年无论是小崔、郭导,引发对这个行业一系列的变革,其实是带来了一个拐点。

从微观而言,影视剧创作突然遇到了一个瓶颈,票房增速在放缓,剧的流量增速也在放缓。这个拐点之下,我们今天该怎么创作我们的视频,怎么在互联网条件下提供更多更好的视频?

我们是一个民营的商业网站,在肩负社会责任和传播正能量的同时,要满足更多老百姓的需求,这样才能让就业的人群,让企业的税收和各个方面达到一个良性循环,能够活下去,活得好,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内容。

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商业模式做健康,一个视频网站靠什么赚钱?用户数和视频指数。用户数在一定时期内是恒定的。接下来就是提高观看时长和观看次数,这些都跟内容有关。

现在三大视频平台竞争,今年开始行业良性的竞争,曾经有一度我们是很恶性的竞争。大家同质化太严重,做不出差异化,那就形不成品牌。

这个品牌更重要不但来自好的内容,好的能够形成衍生的IP,迪斯尼成功就是因为它有好的IP。很多人花了大钱做线下乐园,都是各种各样的过山车,但是大家为什么愿意花那么多钱去迪斯尼?因为那是白雪公主坐的,那是有品牌的衍生,我们现在还没有形成好的内容就到处卖,到处贴,把品牌都砸了。

所以内容好是第一前提。第二个形成足够多的IP,才能形成品牌,大家想起爱奇艺,就觉得你永远提供不一样的好的内容。品牌的诞生一定要差异化,而不是同质化竞争。

从数据来看,现在弃剧率很高,有56%的人看完第一集不看第二集,中国老百姓非常不好骗,看完第一集就知道你的人设、你的道具演技是不是假。

从这个角度我们看到了危机,制作行业的水准不提升能行吗?

第二个是,短剧倒数第二集到倒数第一集增长远远高于长剧。大家知道长剧会注水,对不起,你糊弄人就拿脚投票,观众不看。

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大IP、大明星、大制作。大家前仆后继的涌入,行业外的钱找一个大明星,卖一个高价,要么上市,要么卖给上市公司,结果这条路被塞死了,今年到明年会有一大部分公司倒闭,会有一大部分片子卖不掉,这是应付的成本。

现在有三个政策已经开始让这个行业走向健康。第一个成本结构,演员的不能占到40%,主要演员不能超过70%。其次是片酬限价。第三个是采购价格。三家视频平台,也有联合声明,我们愿意为这个行业去挤泡沫,我们采购的时候有一些标准。

我们一致认为,不管是视频平台也好,还是制作公司,我们还是希望这个行业向健康方向发展,我们希望往下更坚持下去。

最后一个呼吁,我们认为中国的影视行业有巨大的空间,我们现在制作水准虽然不高,但是所有人都愿意为此而努力,因为中国老百姓太喜欢影视剧了。现在即使大家这么责骂影视业,也请更多爱惜、珍惜影视行业,因为它真的太小了。

中国票房多少?全部电影行业加起来干不过一个茅台酒。但一部电影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所以我们不能从商业角度去看,更多从艺术的角度,对人生的影响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

同时我也认为艺术是政治的最好平衡,全世界我们看到的都是如此,不管是在繁荣的时候还是纷乱喧嚣的时代,这些都是人类最好的心灵抚慰剂。

短视频论坛:反转“视”界

微博运营副总经理陈福云:微博的新产品策略

第一是专辑。

微博特别鼓励这种形式,希望创作者可以一系列的生产,最终就有大的价值。用户去消费的时候,可以带来更多流量,因为专辑的方式就持续滚动让用户消费。我们对专辑产品会给更多的曝光,更多粉丝推荐。

第二,VLOG。

对VLOG我们的定义是,以日常生活记录为主,并且能持续生产系列的视频博客。它不需要做那么精致,最核心的是随意表达内容。只要申请认证成为VLOG博主,我们给你各种资源的扶持。

第三是微博故事。

我们希望内容创作者把内容多发到这,积累自己的粉丝。可以发起和参与各种挑战,MCN也可以组织一块去做。我们也会拿出足够多的资源去扶持这样的用户。

蜂群文化CEO莫力洋:短视频如何打破同质化

短视频行业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怎么?第一,内容创新。第二,商业模式创新。第三,管理模式创新。

创新内容,走出舒适区,去寻找空白的领域,不要随大流。只有你做的东西是现在没有的,才是能突出重围的唯一出路。

商业模式方面,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个行业,自媒体就有多少种商业模式。

例如我们有一个自媒体的PGC栏目,给本地小朋友改造出租屋的,每次推完内容,就有人问能不能来家改造一下房子。现在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工作室做装修。这证明了自媒体后续的路是有很多选择的。

洋葱集团CEO聂阳德:短视频领域可能出现百亿公司

洋葱以前有很多帐号跨掉的。是因为在一开始我们认为某一个赛道非常棒,然后找一个合适的人去扮演那个角色,最终发现都走不远。因为演不下去,他觉得很累,到最后整个团队会崩掉。现在我们所有帐号都是从他自身出发做人设,而不是做人设的设定。

在运营方面,如果你要做好一个帐号的运营,要想明白平台要什么?一是用户增长非常快,二是活性非常高,停留时长非常长。你能帮平台实现这两点吗?如果能,你就是一个好的内容机构。这也适应C端的用户。为什么会成为你的粉丝?是你的内容他愿意看。

做内容是非常苦的,我们要思考如何让内容生产更加速度化、标准化,成功率更高?让内容生产可数据化,通过AI系统,变得可确定性更强一点。

大家都觉得我们这个行业是不是太小了?但如果我们能跨出短视频内容本身,看到这个行业、整个世界,短视频有非常大的生命力、非常广阔的前景。

为什么BAT来做短视频?这个行业还有非常大的空间。能不能让我们这个领域出现能够做到50亿、100亿的平台,MCN机构延伸出来的内容公司,我觉得绝对有这个可能。

微梦传媒CEO赵充:从看到买的几个关键路径

自媒体创业的上半场是如何把握用户看的兴趣,他们在哪看?他们喜欢看什么?把握了这个之后怎么样去增加粉丝,现在是能不能把用户粉丝转化成消费者,是不是能够让这些用户购买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分享两个我的观察或者说案例。第一个是母婴和时尚类的自媒体,他们从“看到买”的习惯已经愈发成熟了。在这个领域里头已经有10亿级别公司,他们是怎么赚钱的呢?有几个路径去打通从看到买,一开始通过文章推介,单品引导,下单购买。然后会把用户导到一个小程序,用户就会在小程序浏览、下单购买。

然后包括我们自己,都在把用户导进微信群和微信的个人号,然后再在微信群里深度运营,去做拼团、促销,导进VIP群更加精细化的运营,甚至提供一对一的服务,甚至是做会员制的电商。

圆桌对话

问:短视频怎么做商业变现?

林冬冬(飞博共创合伙人):过去一整年,我都在做知识付费。你会发现,所有商业变现的方式,都要去跟你的核心业务内容做一个非常好的商业转化,链条更高效地做成。

我们最近有在尝试一些新的,去年底我们旗下的IP顾爷,和今日头条做了一个联合出品的节目《你好艺术》,品牌有很大的流量资源的发行能力,以及品牌客户招商的能力。然后通过我们内容的赋能,流量带来品牌的传播或者转换,当时那个项目每一期的招商份额都是数百万的,费用还是挺可观的。

黄琼军(腾讯社交平台部QQ空间和微视商务总监):坦诚来说当我们没有正式去发布政策的时候,我很难在这样一个场合去说,我们接下来会怎么做。

大家看趋势,它肯定是一个商业行为,商业行为最终点是让上面的内容能赚到钱。所以我们在看现在每一个平台都会做的商业化,肯定包括了广告、直播、电商、礼物打赏,我相信这是一个趋势。

在今年上半年,我们跟很多大的商业品牌,基于网红以及网红所创造的内容做了一些商业合作,包括星巴克、耐克、香奈儿,这些大品牌都特别认。

我们也通过这些合作,发现了品牌广告主一般会关注的点,如何做好的帐号、好的内容肯定是关注的,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蛮细微的、也很容易调整的小问题。因为其实很多的内容是机构的,在包括个人主页这些细节上的点,也会是品牌广告会关心的。

网生内容构建论坛:质与量在风口的撞击

新片场联合创始人周迪:三种方式持续孵化优质IP和红人IP

第一个是KOL化。人格化的KOL的粉丝黏性,包括互动性、传播性会比栏目更高一些。包括粉丝对这个帐号的容忍性会更高一些。因为我觉得你是个人,我的朋友,如果你是一个节目,天生觉得你是一个公司,公司可能承担的责任更多一些。

第二,快速试错。

观众是很容易改变的,对于某一个品牌,没有很强的存储性。基于这个逻辑,做内容需要源源不断产生新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你快速试错的成本决定了你的转型有多快。这里面一个很核心的点在于更新频率。

我们很多节目以日播的方式在操作,这个对产业化的节奏包括整个公司的人数是一个很大的要求。所以我们采用工业化生产逻辑,有前期的策划,编导、专门拍摄、运营团队,按各个维度去分,每个人在自己的流水线上做自己的工作,让整个流程变得很快。

第三,IP化。我们对每个节目都会当成任务品牌去运作。IP化不只是说这个节目有多少粉丝才是IP。他可能只是一个必要条件。我们让这个IP不仅仅局限于短视频领域,让他的成长性可以更大一些。

华盖资本李玮栋:短视频机构会迎来并购整合

文化这个产业最核心的是内容,那么在内容中,会有包括文学、音乐、视频等等五六种的内容形态产品出来。再到外延,他可以辐射到出版、体育、教育、零售、旅游这样一些相对更传统的行业,能够给这些行业提供更好的曝光的机会,品牌的附加值包括帮助这些行业把他的产品卖的更贵,做的更有特色,这是内容这个产业对于传统行业的价值。

我们后续这几年看文化产业或者内容行业,商业转化的模型,大家想到了有做广告的方式,也有做电商的方式,也有内容付费的方式。

从传播来讲,目前还是以社交平台,微博、微信是传播效率最大的类型,如果我们把这三个环节上最有效率的方式拿到一起来看,实际上这个就是未来短视频行业发展最有效的路线,也就是说,短视频用内容给互联网的产品、平台做导流。那么同时,结合短视频的内容实现电商、产品或者说服务的销售,接下来,再基于社交的平台实现这种内容的传播。

相对于动漫、影视、音乐来说,短视频是生产门槛非常低的。另外它更接地气,呈现出更好的效果。大家都很愿意接受,愿意关注。再有基于社交网络,真人与真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可以有很好的传播效率,基于这种传播可以持续的实现创新。

大家都用这种受众偏好的内容来去占领用户消费内容的时间。通过消费内容的时间,其实占的是用户的心智。未来建立这种与用户的情感链接之后,我们就可以做商业兑现包括实现更大的价值。

本文:长视频没流量,短视频难变现,怎么办?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信息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自学设计应该从什么开始呢?如何从菜鸟成为高手。下一篇:

8 人围观 / 0 条评论 ↓快速评论↓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