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商业模式探究(社区商业运营,关键词优化)

时间:2024-04-29 21:19:54 作者 : 石家庄SEO 分类 : 关键词优化
  • TAG :

    %E7%A4%BE%E5%8C%BA%E5%95%86%E4%B8%9A%E6%A8%A1%E5%BC%8F%E6%8E%A2%E7%A9%B6

在当前房地产去库存压力与资产价格暴涨并存的矛盾现实下,房地产市场出现严重分化。能够顺应变化、把握机遇、拥抱变革的机构方能脱颖而出,占据更重要的行业地位。譬如开发商主动开启“轻资产”运营模式、资产管理公司通过跨界资源整合探索“地产+”新思路。于是,“小而美”的社区商业成为地产、金融、零售等行业普遍关注的“新蓝海” 。那么,又是什么助推了社区商业的兴起?社区商业未来路在何方?金融又如何与社区商业结合打造“地产+”新模式?本文将对此展开深入探讨。

逐渐兴起的社区商业

什么是社区商业?

社区商业以便民、利民为特点,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辐射人口通常在20万人以下,核心区域5-10万人。在业态设置方面以满足社区刚需为主,有购物、修理服务、餐饮、综合服务四项基本功能,具有较强针对性。

社区商业发展史

1950年社区商业诞生于美国,由于家庭汽车的普及,以及城郊新建的发达高速公路,使得城市居民大量向郊区扩散,由此产生了专门为郊区新建居住区服务的社区商业。1960年英国、日本、法国开始进入大城市郊区化,社区商业出现。1970年社区商业在亚洲新加坡出现。1980年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才开始出现狭义上的社区商业,直到2010年国内一线城市明显郊区化发展,社区商业在中国逐渐兴起。

城市化、郊区化促使社区商业迅速发展

城市化:聚集人口于社区,为社区商业的扩张带来空间

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首部《宏观经济蓝皮书》,预测2030年城市化率达到66%~67%,预计未来每年将有1200万~1400万人口进入城市,每年中国将形成2万个以上的新社区。

郊区化:聚集需求于社区,为社区商业的消费增加粘性

过去,消费者总是习惯去市中心商业区,造就了核心商圈的繁荣,但随着城市日益的扩大,去核心商圈购物日益成为一个难题。

拥挤、堵车、停车难、交通成本提高等逐渐成为人们去核心商圈购物的阻碍,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这些困难一定程度上成为压抑人们消费需求的障碍,社区商业正是在这种趋势性的背景下逐渐孕育。

上海夜景航拍直观展示了上海的居住郊区化

核心商圈竞争白热化、商业经营同质化、互联网冲击等是社区商业兴起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随着购物中心黄金十年的过去,城市中心型商业趋向饱和,区域型商业格局已基本确定;在发达国家,社区商业占据社会商业总支出的60-70%,而目前在中国整体水平还不足30%,这一差距说明社区商业未来仍有重大的发展潜力。

另一方面,虽然商业大部分受到“互联网+”冲击,社区商业却是受电商等新兴消费方式冲击较小的领域; 同时,出于“最后一公里”的优势,社区商业构成了连接工作和生活的延伸,也拥有相对固定的客流。社区商业与互联网思维的结合开始成为具有想象力的价值提升空间。

政策导向将成为社区商业发展的推动力

《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提出要求,确保4-5个社区生活圈共享服务约20万左右居民的高品质地区级中心,形成功能完善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并根据下表的规划指标,在评估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时,重点针对设施的步行可达距离,划示服务覆盖范围,找寻服务盲区。

从指标上看,目前的社区商业未能满足社区发展的需要,未来仍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社区商业发展格局与趋势

逐渐被重视的细分市场

趋势一:新增商业供应逐渐迈向人口聚集区,进一步开拓社区商业市场

商业存量项目主要集中于城市中心或区域中心,对大型社区聚集地缺乏布局,居民无法在家门口享受到一站式的生活服务。由于核心商业圈市场接近饱和,专业机构开始开拓社区商业的蓝海。

数据来源:上海购物中心协会、中商数据

趋势二:大中型房企、资本方、运营商开始参与到社区商业的市场中

过去大中型企业主要活跃于办公或核心商圈购物中心。而社区商业由于规模较小,多以散售为主,缺乏专业化的统一经营。随着大型购物中心竞争趋于白热化,大中型企业逐渐将中心转移到了社区商业。

2016年上海共开业社区商业54个,且万科、旭辉、万街、绿地、北翼、大华、瑞商联城等大中型公司纷纷加入掘金队伍。

数据来源:联商网搜铺网与万街集团

《上海社区商业项目普查报告》

趋势三:随着专业机构进入,社区商业业绩表现突出,“小而美”的社区商业大有可为

根据上海购物中心协会发布的数据,10万㎡以下的商业业绩表现出众,最高可超过7万元/㎡/年,为全市平均水平的7倍。

全市商业营收增速排名前十的商业中也经常能见到社区商业的身影。其中包括新邻生活站、汇暻生活广场、新理想广场等。

小社区商业,大成长空间——运营能力是盈利的关键

20年社区商业发展,体现了市场化下社区商业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从最初的“放任自由”到如今的整体运营,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社区商业的价值所在。

在商业运作上,与辐射范围较大的区域或市域购物中心不同,“小而美”的社区商业辐射范围较小,更讲究周边居民对于社区商业的粘性。因此,对周边居民消费习惯与偏好的调研、对业态的精准导入、提高消费者体验度就显得格外重要。

国内社区商业盈利模式

在社区商业的细分领域,市场参与者主要分为开发商、运营商与资本方,而他们在社区商业中的盈利模式也不尽相同。在此,我们也就上述三种参与者,各选取了数个颇具代表性的案例,详细展示各方的对社区商业的操盘思路。

开发商代表:万科集团

自建自营,“五菜一汤”、“主题商场”统一招商、运营

此前,几乎包括零售商在内的所有企业,进军社区商业都是单打独斗,即以某单一业态进驻,至于其他生活类业态的组合,基本是“听天由命”,物业方对此也是抱“愿者上钩”的态度。万科在社区将商业进行规划后形成统一模式,让原本处于“自然生长”或“野蛮生长”状态的社区商业有了标准,各业态的相互补充,让彼此的发展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资本+运营商结合代表:盈石

新邻生活站:年位居全上海商场营收增速排名前十

区位:新邻生活站项目位于陆家浜路与西藏南路交界处,两条均为主干道,故地面交通的优势非常明显。再则,项目为8号线与9号线交汇处地铁上盖。项目身处上海核心商业区内,紧靠新天地、打浦桥、淮海路、大世界、人民广场等等商圈,加上老街区特有的商业文化街、豫园、城隍庙等旅游景点,商业气氛十分浓郁。

定位:作为仅仅23000平方米的社区型购物中心,其辐射的半径不会很大,而所在区位内的商圈又十分密集,故定位在生活站是十分讨巧的。小体量而坐拥周边庞大居民数量,以小杠杆撬动大市场,把消费群定位在周边居民。

业态:在业态上,也是充分整合潮流风尚、健康美容、甜品乐宠、时尚餐饮、亲子享乐等多元业态,旨在打造一个“Timeout in STATION”的魅力生活港。

优势:专业运营团队+全产业链服务范围+国内外金融资本支持

资本+运营商结合代表:冠海资产

冠海资产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主营上海商业存量资产的房地产投资公司。迄今,冠海已成功收购上海本地区商业物业逾5万㎡,投资改造、运营商业项目面积数10万㎡,实现从商业项目收购、策划投资、运营管理的全产业链。

冠海资产:投资案例

优势:自有运营团队+较低资金成本

社区商业运作建议

“小而美”的社区商业更讲求的是精细化的运作。对此,我们也从基金运作角度、商业运作角度提出了对社区商业的操作建议。

基金运作建议

SETP 1:选址

SETP 2:大数据/市场

SETP 3:业态选择

业态导入建议:小吃美食广场

模式:

单间开间面积小,共用用餐区

优势:

提高面积使用率

提高租金

利于商户以外卖提高营业额

楼层设置:

B1或较高楼层

业态导入建议:O2O业态

商场店铺为展示点,

下单后配送至住处或提供上门服务

互联网线上与线下结合

充分利用社区商业的“最后一公里”优势

业态导入建议:便民运动设施

案例:

上海白玉兰广场顶楼网球场

万科社区商业跑道

聚拢人气

维护成本较低

利于开展活动、具有商业价值

面积充分利用

露天广场或顶楼天台

SETP 4:加强社区互动,营造舒适体验感

社区商业机遇

社区商业在市场占有率上正处于上升阶段,提前布局有利于抢占市场和品牌推广。业态为居民生活刚需,不易受互联网冲击,且有利于O2O业态导入。在风险方面,社区商业单体规模小,不易产生重大风险,却能形成资产包以数量取胜,有助于分散投资风险。

本文:社区商业模式探究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信息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农村人想创业,如何白手起家,盘点三个最好赚钱的行业下一篇:

8 人围观 / 0 条评论 ↓快速评论↓

(必须)

(必须,保密)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